辉县市简介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黄河,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人口93万,辖22个乡(镇)街道,540个行政村(含7个移民村),是一座集壮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蕴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撤县建市,是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共工故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是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和美乡村先行县和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辉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有8000年的人类活动史、近5000年的文明史、2200多年的建制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为共工氏活动地,夏代属冀州,商代为畿内之域,周为共国,西汉置共县,隋设共城县,唐初置共州,金贞祐三年(1215年),改称辉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称辉县。公元前841年发生的“国人暴动”,共国国君共伯和代王行政,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准确纪年的起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子龙鼎出土于辉县,与司母戊鼎一圆一方,相映成辉,堪称中华青铜国宝中的绝世双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新中国第一次考古发掘活动就在辉县,被誉为“新中国考古圣地”。全市拥有各类各级不可移动文物44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6处,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7处。辉县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玉器、陶瓷器、化石等18类文物达13494件/套,共计31189件,其中珍贵文物1468件/套;馆藏有明清至民国线装书籍11359册、雕版3363块、当代名人字画379幅。
辉县工业发展基础较好。现有各级各类企业17254家,其中工业2866家,涉及行业门类38个。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7家,新乡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家。现有电力装机容量329万千瓦,年产原煤510万吨,纺织产能超过130万锭,年装备制造产能200万吨,年铸造产能140万吨。广瑞汽配的汽车动力转向器壳体销量全国第一,前进铸钢的渣罐出口量全国第一,辉煌弹簧在汽车起动机系统领域全国第一,夏烽电器潜油直驱螺杆泵技术全国第一,米多奇的馍片系列产品销量行业第一、米饼系列产品销量全国第二,银茂数控油田特种机器人技术国内首创。
辉县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平原地区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粮食产量稳定保持在12亿斤以上,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粮食生产先进县、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生猪调出大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是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食用菌单品种种植基地。
辉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南太行旅游开发重要组成部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八百里太行精华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现,被誉为“太行最精萃部分”。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1188平方公里,辉县境内1080平方公里。现有A级景区8家,其中5A级1家(八里沟),4A级5家(万仙山、宝泉、轿顶山、关山、五龙山),3A级2家(百泉、秋沟),还有白云寺国家森林公园、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南太行、宝泉西沟、轿顶山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全国黄金旅游目的地”,郭亮洞、裴寨村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宝泉成为全省首家登陆新三板的自然山水景区。
辉县传统药贸历久弥新。中药材多达1017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600多年历史的百泉药交会,是全国三大药市之一,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美誉,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悠久的药材集散地,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道地中药材产业生产重点县,是中国中药材基地暨常年展,全省柴胡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百泉药都是全国首批6家中药材物流实验基地之一,拥有常乐制药、百泉制药等一批优势医药企业。
辉县英模精神传承发扬。辉县市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是豫北抗日指挥中心“新辉获汲中心县委”所在地,有豫北“小延安”的美誉,刘伯承、陈赓、皮定均等著名将领曾率部在这里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涌现出“李向阳”式的战斗英雄、原北疆军区司令员郭兴将军和陈益三、刘宪禄、李振国、吴桂荣及八壮士等一大批革命烈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辉县人民干得好”享誉全国,九十年代又演绎了“十八罗汉闹中原”的华彩乐章。先后涌现出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0人,全国道德模范2人,是新乡英模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