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加速键” 释放新动能
——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走笔
一组数据,如跳动的脉搏,清晰传递出我市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信号——
近5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逐年保持增长,从85亿元增长至153.9亿元,年均增长达12.6%;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从620家增加至1029家,年均增长达10.7%;外贸依存度从2.9%提升至4.3%,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2024年,全市电商交易额257亿元,同比增长6.2%;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77亿元(全省第6位),其中出口70.3亿元(全省第5位)。今年1至7月,我市跨境电商企业进出口总额49.5亿元,同比增长7.6%,增势强劲,彰显出蓬勃活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发挥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乡联动创新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片区等平台政策叠加优势,聚焦壮大外贸新动能引擎,通过主体引育、产业出海、人才培育、海外仓布局“四大行动”,打出精准“组合拳”,构建全链条、全要素服务体系。通过完善要素支撑、优化生态闭环,跨境电商发展按下“加速键”,助力“新乡造”破浪出海,成为外贸新动能的强劲引擎。
清晨,位于高新区的邦尼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的功能性鞋垫快速成型;跨境电商部门员工专注敲击键盘,英文网站页面跃然屏上。
作为专注矫正鞋垫的专精特新企业,邦尼公司依托阿里巴巴国际站和亚马逊拓展外贸。在应对国际贸易新变局、探索外贸业务新增长动力的关键节点,新乡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恰如东风,为企业开辟了一条通向全球市场的‘数字丝绸之路’,成为抢占海外市场的关键契机。
近期,邦尼公司通过跨境电商“9810”模式顺利将3800双鞋垫发往英国海外仓,实现我市“9810”首单落地,成为新乡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生动注脚。
“配送提速70%,资金流转更灵活。”邦尼公司跨境电商运营主管李俊姣脸上洋溢着笑容,话语中透着自信。李俊姣表示,新乡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他们借助综合试验区打造的专属线上平台,得以一键触达全球市场,海外拓展底气更足。
截至目前,其外贸销售额同比增长80%,产品覆盖25国,北美、欧洲稳定增长,“一带一路”、日韩及拉美地区成新增长极。目前,秋季作为鞋垫销售旺季,邦尼公司国内外订单已排至10月。企业计划以英国仓为起点,布局欧盟、北美海外仓网络,推动“新乡制造”深耕国际市场。
邦尼公司的繁忙景象,正是新乡跨境电商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我市以“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推动机械制造、纺织、食品等产业集群数字化改造,助力企业借跨境电商平台实现销售额倍增,为“新乡造”出海注入强劲动能。
新乡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既得益于配套协同的硬支撑,更离不开政令畅通的软环境。
我市秉持“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理念,优化政务服务,精简通关流程,开辟高效“出海通道”;落实“无票免税”、所得税核定征收等政策,推进海外仓建设,完善统计体系,为产业注入动能。
《中国(新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了以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与线下产业园“双平台”协同为支点,加速构建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等六大体系,通过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保障,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实现整体跃升。
市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核心平台,整合通关、金融等全链条服务,数字化破解外贸壁垒。自今年4月30日试运行以来,成果显著:新乡经开区创达国际重工有限公司在其支持下,仅4个月便实现出口销售额破亿元;孵化新增跨境电商企业60余家,举办“新乡外贸综合服务培训会”“阿里巴巴国际站实操培训”“企业出海战略研讨会”等专题活动100余场,覆盖企业超200家;通过调研、诊断与策略定制,精准破解企业“无从下手、效果不佳”等痛点,量身定制跨境营销策略。
针对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市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一键链全球”服务模式,整合资源实现“人人可参与、企业能出海”。
市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总经理王震透露,10月平台将正式运营,配套跨境电商产业园预计年底开放入驻,打造集办公、仓储、物流、孵化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未来,他们将持续深化“制造+电商+跨境电商+服务”协同模式,助推企业从“产品出海”迈向“品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