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3月20日新乡市举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答卷’”系列主题凤泉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
杨 洁凤泉区委书记
刘婷婷凤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政府副区长
范俊杰凤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于荣广凤泉区委常委、统战部长
许艳伟凤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耿建伟凤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主持人:
陈 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时间:2025年3月20日(周四)15:00
主持人陈伟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
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宣传各县(市、区)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全市项目建设大会精神,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工作举措,进一步提振信心决心、铆足干劲拼劲,经市委批准,市委宣传部举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系列主题的第12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凤泉区委书记杨洁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凤泉区“抢抓机遇,借势借力,加快建设全市北部生态新城和新北产业开发区”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
凤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刘婷婷女士;
凤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范俊杰先生;
凤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于荣广先生;
凤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许艳伟女士;
凤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耿建伟先生。
欢迎各位发布人。下面,我们先请杨洁书记作主发布。
杨洁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的重要节点,非常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凤泉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首先,我谨代表凤泉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对凤泉发展给予支持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年,凤泉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工业上新、文旅出新、城市更新、乡村焕新”大会战为牵引,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再造一个新凤泉”实现新突破。
一是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水平,实现由全市靠后向全市前列迈进,其中,GDP增长5.1%,居四个主城区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居全市第5位,四个主城区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1%,居全市第5位,四个主城区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居全市第5位,较2023年提升7个位次。
二是产业转型成果显著。成功申报凤泉区先进制造业省级开发区,连片规划42平方公里的新北产业开发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总数达113家,实现三年翻一番,居四个主城区第1位。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创历年新高,居全市第2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新增数量居四个主城区第1位,技术改造投资增速90.8%、居全市第2位。累计盘活低效用地1891.52亩,退城(村)入园企业达37家,实现土地盘活、产业提升、税源增长、安全环保“一举多效”。
三是项目建设有力有效。全年实施500万以上项目119个,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争取上级资金10.7亿元,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资金居全市前列。“凤商回归”行动成效明显,“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成为企业家的新时尚,共签约华润医药等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142.7亿元,到位市外资金同比增长6.1%,到位省外资金同比增长6%。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总体评价在全省54个市辖区前进4个位次,首次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居四个主城区第2位。
四是文旅融合出新出彩。完成“十里文化长廊”规划编制,谋划推进“六园一场”(市植物园、动物园、生态公园、体育公园、东湖公园、湿地公园、游乐场)、五陵文旅小镇、花巷里文旅古城、白鹭化纤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开展潞王陵“樱花牡丹节”、露营基地“萤火虫音乐节”、张门“葡萄节”等系列文旅活动8场,被CCTV、央广网、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举办2024年全国掷球俱乐部联赛活动、河南省“三山同登”健身大会、河南省“行走是吾乡”自行车赛等国家级、省市级体育赛事活动8场,环凤凰山自行车骑行赛道入选河南省最佳骑行线路,树立凤凰山运动IP新形象。评选“凤泉名店”10家、“凤泉名小吃”10家、“凤泉名菜”20道、“凤泉特产”20个,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0.1%、98.2%。
五是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完成排水管网铺设12.6公里,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实现主干道道路提升、雨污分流、绿化美化全覆盖;总户数5226户的白鹭社区、市场街周边、电力社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工,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全区38个村都形成了自己的产业,24个村已初具规模,口口妙食品、张门葡萄、闫庄奶牛、南鲁堡草莓等特色产业形成品牌引流效应,成功承办新乡市首届“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暨农产品展销会;道路、自来水“户户通”和弱电规范已全部完成,污水管网“户户通”完成80%。
六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年空气质量同比变化率、空气质量综合考核、PM10同比变化率均居全市七个区第1位。连续7年获得新乡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年度“优秀单位”称号,与6所省市名校(园)合作办学成效明显,在全市率先实现中小学数字校园全覆盖,2024年中考成绩突出。深化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分级协同医疗联合体工作成效位于全市前列,总投资7.5亿元的新乡黄塔骨伤医院、2.7亿元的区人民医院综合楼完成主体建设,1.5亿元的长春康颐养中心签约落位,加快打造新乡“康养谷”。惠民惠农“一卡通”管理工作荣获全省社保卡占比先进县区。应急管理、食品安全、信访稳定等工作荣获省市先进荣誉称号,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凤泉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全方位扶持,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协调批准了以凤泉先进制造业省级开发区为核心的新北产业开发区,为凤泉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下一步,凤泉区将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导向和市委“1+6+5”工作布局,以高质量建设省级开发区为契机和突破口,充分利用合河水库建设机遇,发挥土地资源要素优势,系统整合空间和产业资源,运用“四位一体+飞地”模式,大力推动新北产业开发区建设,全力支撑我市北部工业走廊发展。同时,以“一二三产联动、宜居宜业宜游”为方向,大力实施“工业文旅”双轮驱动、“一山一湖”特色取胜、“城区乡村”分区施策三大行动,把风泉区打造成为连山拥湖、环境优美、生态和谐、产业高端的新乡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
各位媒体朋友们!凤泉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非常感谢市委宣传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平台,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聆听我们讲述凤泉好故事,也再次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凤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借此机会,春暖花开,诚邀各位朋友到凤泉走一走、看一看,去凤凰山漫步骑行,在潞王陵踏青赏花,到草莓小镇休闲采摘,赴五陵古镇打卡研学,共同感受凤泉厚重的文化底蕴,领略凤泉秀美的山水风光,体验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多姿多彩的凤泉区期待您的到来!
主持人陈伟
感谢杨书记的详实介绍。接下来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河南广播电视台
请介绍一下谋划新北产业开发区有关情况,包含引水出城有关情况?谢谢。
杨洁
这个问题请范俊杰常务副区长回答。
范俊杰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深入贯彻2024年7月市委对凤泉区提出的“借鉴长封一体化模式,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做强专精特新,壮大专业集群”要求,根据北部工业走廊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凤泉区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核心,利用合河水库建设机遇,系统整合空间资源和产业资源,连片规划了42平方公里的新北开发区。新北开发区城镇开发边界内现有可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500亩、批而未供土地1605亩、可报批土地6800亩,合河水库建成,洪涝风险控制线调整后,可新增建设用地约8000亩,新北开发区建设具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优势。
新北开发区的核心区域——新乡凤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作为省级开发区,已经于2025年3月通过省政府审批。新北开发区规划的主导产业为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及产业链延伸产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一步,我们将以企业退城、退村入园为抓手,加快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大力推动民生渠沿线综合整治,以中华电池产业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专精特新孵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载体,实施9个投资38亿元的产业类项目,8个投资5.2亿元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为新北开发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完善新北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凤泉区积极争取增发国债、超长期国债资金3.83亿元,先后实施了10个防洪排涝和城市管网项目,凤泉区水系管网全部贯通,达到了引水出城效果。2025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两重”“两新”向上争取资金,目前已经申报了新中大道共产主义渠雨水泵站及进出水管网等12个项目,谋划了污水处理厂、产城融合道路东延等7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
新北开发区作为新乡市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将推动实现产业空间拓展、城区协同发展,增强新乡市县(区)之间的功能互补和融合互补,进一步提高新乡城市经济体量和综合实力。
谢谢。
新乡日报
请介绍一下凤泉区退城入园(退村)情况?谢谢。
杨洁
这个问题请耿建伟副区长回答。
耿建伟
感谢您对凤泉工作的关心。近年来,凤泉区始终把退城(退村)入园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取得一些阶段性进展。一是企业集聚效应初显。两年来已累计引导37家企业退城入园,其中24家已投产达效,13家正在建设,10余家企业谋划入园。园区内工业企业从137家增加到183家;入园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9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有6家;园区营收由60亿元增加到76.8亿元,年均增长率13%以上;税收由1.34亿元增加到1.97亿元,年均增长率21%以上。二是低效闲置用地盘活。两年来,通过“退低进高”“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地1891亩,建成标准化厂房25万余平方米。其中,作为面积最大、企业数量最多的大块镇,共盘活土地20宗、575亩,引进企业22家,亩均税收由原来的2万元提升到7万元。三是融资保障精准高效。搭建“政府+园区+银行+企业”四方联动平台,2024年为20家入园企业提供2.6亿元融资支持。
我们采取的一些做法。一是规划先行。谋划布局“新北开发区”,统筹产业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性、合理性、可持续性,推动表面处理产业园、中华电池产业园、专精特新孵化园等专业园区建设。二是政策激励。出台财政奖补、技改优先等政策,按企业搬迁成本、用地需求“一企一策”精准扶持。三是资源整合。平台公司、社会资本建设的标准化厂房租售并举,方便灵活;鼓励小微企业组团拿地,提高土地利用整体效率;金融机构开展工业地产按揭,降低入园门槛。四是堵疏结合。监管与服务并重,坚决取缔“散乱污”企业,倒逼低效企业退出。通过观摩会、宣讲会,提升企业发展理念,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退城(退村)入园。
下一步,凤泉区将充分利用合河水库建设机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民生渠沿线小微企业转型升级、退城(退村)入园,通过集中布局,土地集约利用,企业技改升级,从源头解决企业“小而散”、手续不完善、管理成本高、安全生产隐患突出等问题,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谢谢。
顶端新闻
请介绍一下凤泉区招商引资、“凤商回归”情况?谢谢。
杨洁
刘婷婷部长是分管招商引资工作的,这个问题请她来回答。
刘婷婷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24年是凤泉区的“全员招商年”,区委、区政府以“筑巢引凤”为理念,在做大空间、做美园区、做优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凤商回归”系列活动,推动形成了“人人抓招商、个个引项目”的良好局面,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做到“三个抓”:
一是大员上阵抓招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做到“三亲自、三紧盯”,即亲自招、亲自谈、亲自扶,紧盯项目签约落地、紧盯项目建设进度、紧盯服务项目质量,先后带队外出招商、接待客商269人次,发挥以上率下、示范引领的关键作用。实行“521”招商机制,即每月有效对接5家企业,深度对接2家意向企业,跟踪对接1家重点企业,去年全区签约项目同比增长20%。
二是创新模式抓招商。聚焦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实行“产业专班+招商小分队+企业负责人”招商模式,聘任10位企业家为招商大使,推动了华润医药医联体、长春康颐养中心、优菲特节能保温新材料等项目的签约落地。聚焦乡情招商、商协会招商,充分挖掘在外乡贤资源,打造“凤商回归”品牌,组织“凤泉情,家乡行”双向考察对接活动,先后在苏州、无锡、银川等地举办“凤商回归”招商推介会,与当地商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利用双节期间开展走访座谈,创新编排凤商回归支持家乡建设文艺节目,为10名优秀在外人士颁发荣誉证书,让“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成为企业家的新时尚,去年以来,仅“凤商回归”就签约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116.98亿元,有效带动了产业回归、项目回归、资本回归、人才回归、总部回归。
三是贴心服务抓招商。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抓到底”机制,开展“送服务到一线”活动,统筹推动政策、土地等资源要素为招商工作服务、向招商项目集聚。创设“亲清半月谈”服务企业平台,开展活动27期,现场解决推进问题56件,全力保障企业家诉求有效解决。
“精心筑巢,引凤来栖”。如今的凤泉产业链完备,生态环境优越,可以说,是企业投资的首选地,人才汇聚的新高地,希望各位新闻媒体朋友继续讲好凤泉故事,宣传推介凤泉,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投资凤泉、落户凤泉。谢谢大家。
河南日报农村版
请介绍一下凤泉区“一村一品”有关情况?谢谢。
杨洁
于荣广部长是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这个问题请他来回答。
于荣广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非常感谢媒体朋友对凤泉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凤泉区作为新乡市主城区之一,拥有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山水相依的生态优势、农旅融合的资源优势,我们把38个行政村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来谋划提升,通过“一村一品”让村庄与城市融为一体,推动农业采摘、观光、休闲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全区38个村已实现产业全覆盖,24个村已开展规模化生产,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已全部清零、50以上的村增加至26个,2024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万元、增速居四个主城区第1位,实现了“兴业”“强村”“富民”一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具体主要是围绕“特”“新”“优”三个字做文章:
一、以高效农业为抓手,做好“特”的文章。按照“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形成了时令鲜果、应季蔬菜、畜牧养殖、药材种植、菌草种植、食品加工、食用菌种植及加工等多个特色产业。西张门村与胖东来合作,采取订单化种植的模式,已累计向胖东来供应水果黄瓜1.8万斤。南鲁堡村与省农科院合作,培育的梦之芙、香野、中莓香玉优质品种多次在中国草莓文化节、精品草莓品鉴会荣获金奖,建设草莓温室大棚34座,年产约6万公斤,年产值250余万元。
二、以农旅融合为抓手,做好“新”的文章。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实施了滨湖休闲、山地康养、产村融合“三条示范带打造”行动,推出了一批“春季踏青赏花、夏季休闲避暑、秋季采摘体验、冬季度假养生”四季旅游项目,让凤泉成为全市近郊乡村游休憩地。比如,我们连续两届举办“张门葡萄文化节”,进一步强化了“张门葡萄”品牌效应,实现销量、收入、影响力的“三提升”,2024年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31.9万余人次,实现葡萄销售67.7万斤,葡萄农产品以及餐饮娱乐周边消费成交额近400万元。我们还培育了“奇趣童话部落”等4家集亲子、露营、团建、打卡、采摘集为一体的特色露营基地,在节假日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十分火爆。
三、以龙头带动为抓好,做好“优”的文章。围绕农业的主体、链条、业态、市场等环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的思路,推动产业育链、经营固链、融合延链、品牌强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了以口口妙、仙灵生物为代表的省级涉农龙头企业,其中口口妙被认定为省级休闲食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荣获省级著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仙灵生物被评为河南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成功承办新乡市首届“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暨农产品展销会,线上线下销售达880万元。
下一步,凤泉区将借势中原农谷这一重大机遇,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项目化思维推动农业、以产业化思路经营农业,推动“一村一品”提质增效,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凤泉模式”,塑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凤泉特色”,打造城市品质、乡村味道的“凤泉样板”。
河南日报
请介绍一下凤泉区文旅融合情况?谢谢。
杨洁
这个问题请许艳伟副区长回答。
许艳伟
感谢您对凤泉区文旅工作的关心关注,凤泉区是新乡市的一个宝藏城区,这里连山拥湖,有省级森林公园凤凰山、7.14平方公里的凤泉湖、4A景区潞王陵,以及承载新乡记忆的愚公泉等丰富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据普查,全区文物点9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旅游资源点位613处,旅游资源居全市第五、城区第一。丰富的资源是凤泉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我们瞄准新乡近郊游的发展定位,积极打造旅游消费新场景,推出“吃在凤泉”“游在凤泉”“乐在凤泉”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潞王陵赏牡丹、河南省“行走是吾乡”自行车公开赛、张门葡萄节等系列活动,凤泉湖边的格桑花、云龙山上的玉兰园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凤凰山骑行彩虹赛道、乐活小镇爱丽丝乐园成为更多亲子家庭游和运动爱好者的选择,全区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2025年我们围绕“休闲旅游”新功能,重点做好旅游+百业“三个方面赋能”,即文旅+体育、文旅+研学、文旅+乡村融合发展。
一是文旅+体育,激活运动新时尚。今年我们持续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重点实施好青龙山矿坑营地建设,提升凤凰山彩虹赛道体育配套设施,办好“春游凤凰山”健步走、乐跑嘉年华等体育赛事,积极开辟骑行、轮滑、水上运动新赛场,吸引更多市民来凤凰山登山徒步、骑行乐跑,在自然风光中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持续叫响“运动,就来凤凰山”的口号。
二是文旅+研学,激活教育新功能。我区现有各类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纪念馆、科技科普馆9处,汉风博物馆、河南省中原诚信博物馆,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仙灵生物灵芝文化馆,都极具教育功能和科普价值。今年我们将加快“博物馆+红色教育+自然拓展+工业科技”研学旅游矩阵式发展,打造多领域研学旅行一站式目的地。开展“博物馆奇妙游”活动,推动“科教文旅”融合发展。
三是“文旅+乡村”,激活乡村旅游新体验。春节期间我区坟上村“打铁火闹元宵+春耕大集”活动,吸引周边市、县数万名商贩、村民聚集于此,有力拉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今年我们将做优张门葡萄、鲁堡草莓等乡村采摘项目,扩大陈堡社火、五陵时间银行、李士屯农民合唱团等乡村文化品牌影响,培育更多乡野露营基地,鼓励更多村民围绕种植、餐饮、非遗等发展特色鲜明的庭院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希望通过我们努力,让凤泉区成为广大市民朋友近郊休闲旅游好去处。
主持人陈伟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凤泉区委宣传部联系,进一步采访了解。近年来,凤泉区聚焦市委“1+6+5”工作布局,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坚持打好工业上新、文旅出新、城市更新、乡村焕新大会战,“三年打基础”圆满收官,全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再造一个新凤泉”实现新突破。各位媒体朋友,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和支持凤泉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诚邀大家到凤泉区走一走、看一看,发现凤泉生态之美,体验凤泉文旅魅力,推宣凤泉发展形象,见证凤泉绿色新篇,为建设“五彩凤凰山、生态凤泉城”作出宣传贡献。最后,再次感谢杨书记和各位发布人的详实介绍,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积极参与。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