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喜同志在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11月27日)
刚才,我们一起收听收看了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就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刻吸取教训,强化底线思维,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稳定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安全生产是底线,一刻不容放松,安全生产出了大问题,一切成绩都等于零。当前已到岁末年初,这段时间历来是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期。从共性情况看,各类生产经营建设活动进入旺季、交通运输繁忙,一些企业赶工期、抢任务,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在当前环境治理高压态势下,一些企业偷偷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大;节日群众出行和大型文娱活动、集会等增多,安全生产风险增加;受低温、雨雪、冰冻、寒潮、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诱发事故的因素在增加。近期,全国又发生了江西宜春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等教训惨痛的生产安全事故,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从我市情况看,虽然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形势不容乐观:我市化工、建材、能源企业数量众多、位居全省前列,不仅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也是安全生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大多数化工企业规模小、本质安全水平低、安全管理漏洞多,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始终是我们的心头之患;我市处于豫北地区交通枢纽位置,过境车辆众多,加上自身370家运输企业,6400多辆营运车辆,道路交通领域安全压力较大,11月13日发生了一起死亡3人的道路交通事故,西部山区特别是通往旅游景区的道路中临水、临崖、小半径弯道等路段较多,极易发生侧翻、坠崖等事故;安全监管仍有盲区、盲点,11月10日,经开区张兴庄农民自建房坍塌,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从近段时期我市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日常检查看,有的地方、有的领导安全发展的理念仍然树得不牢,有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仍然没有落实到位,有的地方和部门不出事故不重视,发生一般事故也不重视,别人出了事故更不重视,非要等到自己出了大事故、责任追究到头上才重视。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和为民情怀,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针对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形势特点,超前分析研判,把问题和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把工作部署和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加周密一些,把隐患排查和整治抓得再扎实一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亲自安排部署,带头督导落实,切实做到居安思危、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二、突出事故预防,狠抓薄弱环节,深入开展事故隐患大检查大整治
预防事故要抓薄弱环节,安全事故的发生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各级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认真研究部署,切实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务必抓紧抓实抓好。
(一)安排部署要到位。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部署和“四个对待”(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现在的事故来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来对待、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的要求,切实增强搞好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大检查大整治方案。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形势,深入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实施方案,要召开党委(党组)、常委会、政府安委会等会议,层层动员,以坚决的态度、有效的措施,确保大检查工作落实落细,取得成效。
(二)任务分工要到位。各级党委、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的统一领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做到动员部署到位,方案制定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抓紧制定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大整治的方案,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人管,不留盲区和死角。要重点突出建筑施工、消防、人员密集场所、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电力、特种设备、煤矿和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的检查,尤其是建筑施工领域,住建部门在牵头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大检查时,必须排查到每个企业,现场检查到每个工地,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落实环保“六个百分百”(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不到位的要坚决停建,问题整改不到位,坚决不能复工,要按照隐患即事故的原则,进行隐患的责任追究。同时,要根据冬季用气安全特点,组织开展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要督促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强化村民自建房屋安全监管。
(三)排查整治要到位。各地各部门要集中力量,采取交叉检查、突击检查、重点抽查、跟踪检查、夜间检查等方式,全面开展大检查、大整治活动,要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坚持白天检查与夜间检查相结合、以夜查为主,坚持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以专业检查为主。一要纵横到边。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采取拉网式的办法,做到纵横到边、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二是建立台帐。各级各部门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层层建立实名制的排查整治台帐,明确包案领导、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和整改措施。三是及时整改。对排查出的隐患要采取坚决措施,切实整改到位,做到检查整改验收闭环管理,绝对不能让已排查出的隐患再造成事故。对整改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重大安全隐患,由市政府挂牌督办。
三、从严落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
(一)要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各级党委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政府对本地区安全生产负责监督管理,行政首长是本地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政府副职对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履行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和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责任。要各尽其职、履职尽责,要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传导压力,严防安全生产责任高位截瘫、层层衰减。昨天,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短信的形式向我反馈:“我市相当一部分驻厂监管人员、各类施工工地守点监管人员‘名不符实’,监管不到位,使一些管控企业、错峰生产企业、各类施工工地违规持续生产施工,导致我市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市委、市政府铁腕治污,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多次进行安排部署,聘请国内一流专家团队进行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但从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工作仍有漏洞,压力和责任仍然没有传导到位,希望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切实整改到位。
(二)要加强督导。成立政府、行业监管部门两个层面的督导检查组,加大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检查督查,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开展重点抽查和定期不定期随机查访,促进大检查工作深入开展。各级政府负责同志要带领专家组织督查,对责任棚架、隐患排查与整改不到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律顶格追究责任。市政府安委会14个日常督导检查组在元旦、春节前和全国“两会”前要集中对各县(市)、区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
(三)要严厉问责。强化安全生产硬约束,严格安全生产责任目标控制,严格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对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楚决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决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决不放过,事故防范整改措施未落实决不放过)原则,严肃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未履职尽责人员的责任,倒查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责任。要强化“打非治违”排查责任,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到县和乡、关闭措施落实到现场、惩处手段落实到实际控制人,对排查发现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坚决采取“四个一律”(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和停产、停建、停电、停供、扣押关闭等强制执法措施,坚决查封一批、关停一批、处罚一批、曝光一批,始终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
同志们,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各部门要牢记责任和使命,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上来,统一到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把精力集中到抓落实上,以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严厉的问责,坚决守好安全生产红线,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努力实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