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新乡市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64.7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3.3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135.51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305.86亿元,增长1.9%。
农 业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畜牧业生产平稳运行。前三季度,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26.7万吨,同比增长8.9%;生猪出栏246.12万头,同比增长5.7%。蔬菜供应稳定。前三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230.93万吨,同比增长1.5%。粮食安全根基不断夯实。全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抢抓晴好天气,加快玉米、花生等秋作物抢收抢烘抢晒,压茬推进秋种工作,确保秋粮丰收到手、秋种应种尽种、秋管及时到位,全力以赴打赢秋收攻坚战。
工 业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七成以上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前三季度,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为74.3%。制造业拉动有力。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发展良好。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较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新开工项目投资持续发力。前三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300个,同比增加21个,本年完成投资增长22.7%;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82个,同比增加5个,本年完成投资增长34.6%。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4.5%。民间投资缓慢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前三季度,全市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8.6%。
贸 易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07亿元,同比增长4.6%。七成以上商品零售保持增长。在限额以上单位的22类商品中,有16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72.7%。部分升级类商品零售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照相机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2.8%、111.4%、91.5%。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35.1亿元,同比增长23.1%。
服 务 业
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10个行业门类中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客运量持续活跃。前三季度,全市旅客运输量、周转量分别增长22.7%、40.4%。金融指标运行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108.73亿元,增长10.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45.74亿元,增长6.5%。
民生保障
居民消费价格略有下降。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其中交通和通信、食品烟酒、居住价格分别下降5.2%、1.3%、0.1%,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8.7%、2.1%、1%、0.6%、0.1%。就业形势整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58万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1.19万人。民生重点支出保障较好。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增长4.5%,其中卫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分别增长20%、16.4%、8.4%、7.5%,合计拉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1个百分点。发展动能
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全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投资分别增长8.1%、57.1%。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1.5%、10.9%。市场活力持续增强。截止9月底,我市实有市场主体64.23万户,同比增长6.1%;新登记市场主体7.53万户,同比增长8%。
豫公网安备41070202000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