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新乡市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12.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8.86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717.47亿元,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876.59亿元,增长3.3%。
一、生产供给保持稳定
农业生产稳定向好。上半年,全市全力抓生产、保供给、提效益,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夏粮生产基本稳定。全市夏粮播种面积581.88万亩,亩产483.48公斤,总产量281.33万吨,同比增长0.1%,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为全年粮食产量打下基础。畜牧业生产持续向好。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158.5万头、增长6.4%,较一季度加快5.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猪牛羊禽肉产量18.24万吨、增长8.4%,较一季度加快9.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8.73万吨、增长2.1%,瓜果类产量3万吨、增长11.4%。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七成以上行业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77.1%。制造业支撑显著。分三大门类看,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1%;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持续发力。上半年,全市增加值占比前10位的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有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分别增长23.2%、20.8%、14.2%、11.1%,这4个行业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4.7%。
服务业增势平稳。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4.46亿元,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门类中,7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43.4%、30.5%、28.6%、27.3%。邮政电信不断增长。上半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27.2%;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5%,较一季度加快4.1个百分点。
二、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0%,高于全省24.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1.2%,高于全省36.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投资带动明显。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73个,同比增加50个,本年完成投资增长23.6%;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0个,同比增加18个,本年完成投资增长58.8%。民间投资表现良好。全市民间投资增长8.2%。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全市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49.7%,高于全省23.4个百分点。
消费活力不断释放。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67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82.34亿元,增长9.1%。七成以上商品零售保持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的22类商品中,16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72.7%。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基础消费需求稳定,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日用品类和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5.2%、45.7%、23%,分别高于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46.1、36.6、13.9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4.6个百分点。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7.3%、111.6%、68.4%、56.7%,分别高于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108.2、102.5、59.3、47.6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5个百分点。
三、财政金融平稳运行
财政收支相对稳定。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41亿元;税收收入81.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5.3%。金融信贷较快增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46.81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920.21亿元,同比增长7.2%,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
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居民消费价格相对稳定。上半年,全市CPI同比下降0.5%。其中交通和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食品烟酒、居住价格分别下降5.6%、0.5%、0.3%、0.1%,其他用品和服务、衣着、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7.9%、1.8%、0.4%、0.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9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37万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0.83万人。民生支出持续加大。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涉及民生支出增长2.6%,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农林水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11.3%、11%、6.8%、5.3%、4.1%。
五、质量韧性持续提升
新产业加速培育。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分别增长21%、19.3%、11.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2.6%。新产业投资力度加大。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4.4%,其中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化学药品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5.2倍、117.9%。绿色发展进一步提速。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增长10.3%,较一季度加快7.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快速增长。6月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63.35万户,同比增长4.8%,新登记市场主体4.85万户,同比增长4.3%。
下一阶段,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迎难而上,抢抓政策机遇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提振内需有效改善预期,确保全市经济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