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稳定向好的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促发展。在各项政策措施协调推动和市场主体不懈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2月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定恢复回升态势,经济运行实现平稳较好开局。
工业生产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不断落实,助力企业生产恢复节奏加快,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稳定。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较上年全年提高2.8个百分点。小微型企业生产恢复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小微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上年全年提高7.7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个百分点,高于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速5.2个百分点。近七成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半数以上行业生产改善。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8.6%;19个行业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或降幅收窄,改善面达54.3%。制造业生产有序恢复,拉动作用持续稳固。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多拉动3.4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增长较快,支撑作用较为突出。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占比前10位的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7个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6.3%、9.6%、8.5%、17.6%、13.4%、21.4%、28.9%,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5、5.8、4.7、13.8、9.6、17.6、25.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拉动点分别为0.9、1.2、0.7、1.1、0.6、0.9、0.9,合计拉动6.2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随着“三个一批”活动持续开展,全市加快推动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资稳经济的成效不断显现。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较上年全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7、4.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快速增长。1-2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3.7%,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投资快速推进。1-2月,全市亿元及以上项目334个,同比增加41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5%,高于全省4.5个百分点,其中10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46.8%。基础设施投资明显提速。1-2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5.5%,高于全省7.3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个百分点。其中,占基础设施投资50.2%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全年加快19.7个百分点;占基础设施投资41%的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51.5%,比上年全年加快26.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稳健复苏。1-2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5%,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全年25.8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个百分点。全市民间投资行业领域不断拓宽,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领域项目建设持续加快,分别增长7.8%、154.4%、88.4%、168.6%。
消费市场恢复向好。全市持续强化政策支持、打造消费载体、丰富消费场景,积极推出多项促消费政策,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转型。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亿元,同比增长6.3%,较上年全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0.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7.4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集中释放。1-2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13.9%、14.8%;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烟酒类、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1.5%、58.1%、32.7%、17.4%,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5.9%。超八成商品零售保持增长。在限额以上单位的23类商品中,19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2.6%;17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提升面达73.9%。龙头企业拉动强劲。随着胖东来迅速走火,人流量日渐增加,出现多种网红产品,引来各地消费者购买,销售额激增,对全市限上零售额拉动强劲。1-2月,胖东来旗下的三家在库企业:新乡市胖东来生活广场有限公司、新乡市胖东来超市有限公司、新乡凯德商用置业有限公司零售额同比增长78.3%,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5.4个百分点。新入库企业带动明显。1-2月,全市新入库企业实现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103.8%,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3.2个百分点。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新产业和相关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生产领域,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倍,航空航天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3%,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2%,新材料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6%,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7.1%。投资领域,能源产业投资增长293.1%,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增长71.4%,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增长28%。新产品及绿色低碳产品增势较好。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电子元件、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3倍、44.6%、36.9%、6.7%。新模式较快发展。1-2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3.1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需求旺盛,韧性活力持续增强。市场主体稳定增长。2月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60.38万户,同比增长4.8%,其中,企业17.04万户,同比增长6.1%;个体户42.02万户,同比增长4.4%。新入库一套表单位较多。1-2月,全市新增一套表调查单位150个,同比多增3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新增54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新增62个。经营融资需求旺盛。2月末,全市短期经营贷款和长期经营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2%和20%,其中,全市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3%。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民生保障力不断厚植。财政收支持续稳定。1-2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3.88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68.4%,近五年始终维持在65%以上;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43亿元。金融信贷运行平稳。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64.17亿元,同比增长8.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51.88亿元,同比增长11.6%。民生支出较快增长。1-2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1%,其中涉及民生的卫生健康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支出分别增长73.2%、14.8%。
下一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更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创新能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质的突破,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