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新乡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2022年5月11日市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日
新乡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新乡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新征程、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教育事业在“坚持‘两个高质量’,建设‘六个新乡’”的伟大征程中,承载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为加快“十四五”时期新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共新乡市委关于制定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文件精神,结合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新乡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创一流、争第一,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全力以赴提质量、促均衡、保公平,自我加压抓改革、破难题、惠民生,教育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系统性的提升、历史性的成就,整体建设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新乡教育的“奋进之笔”,生动谱写出“办人民满意的新乡教育”的壮丽画卷。
(一)“十三五”时期新乡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1.党对新乡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得到加强
——进一步加强党对新乡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立中共新乡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小学积极推进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从机制上确保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加强新乡重大教育决策顶层设计和统筹全局的能力。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新乡教育工作全过程,为在牧野大地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自觉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新乡教育各层级、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不断加强新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持续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快速提升。全面推进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新时代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子、新经验新典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效果显著。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坚持“校校开设、月月开讲”,打造3个省级、6个市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多策并举,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抓起,实现大中小学有效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2.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
“十三五”末,全市共有学校、幼儿园3662所,在校生157.72万人,教职工10.98万人。其中幼儿园1946所,在校生26.80万人,教职工2.73万人;小学1269所,在校生63.95万人,教职工2.98万人;初中335所,在校生31.20万人,教职工2.38万人;普通高中67所,在校生12.40万人,教职工1.28万人;中职学校27所,在校生5.74万人,教职工3167人;普通高校10所(含2所独立学院),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7.50万人,教职工1.2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1187人,教职工253人。
新乡市先后制定一系列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政策,确保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两个只增不减”等要求得到严格落实,有力推动新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持续加强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先后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累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10所;拥有省、市级示范园94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均衡编班等制度,持续规范招生秩序、办学行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深入,全市所有县(市)、区差异系数均达省定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保障。高中办学水平持续提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高考成绩连创新高,一本上线率长期稳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整体建设位居全省前列。规范民办教育管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午托机构专项治理成效显著。积极围绕高校发展需求,服务在新高校建设,支持高校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校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成功配合筹办历届“高校博览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教育支撑;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实现校地共赢发展。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新乡市成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新乡社区大学被评为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
3.教育公平持续巩固
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速,按照“多建、快建、建好、办好学校”的思路,压茬推进中小学校建设。“全面改薄”超额完成规划任务,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快。
均衡发展成绩显著。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治理得力,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达到省定目标,所辖县(市)、区全部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提前一年实现全域均衡。
持续开展教育帮扶工作。持续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学生资助“清零行动”,连续19年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应入尽入,同城同待遇”。完善特殊教育学生救助制度,确保残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4.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国家教育实验区建设持续推进,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有力推动了新乡教育事业整体发展,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参考。省级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先后承担教师培训“学分银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国家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等省级改革试点任务。自主改革形式多样,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组建专职督学队伍,打造校园安全防控中心,推进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一系列创新举措走在全省前列,形成独具特色的“新乡模式”。
5.综合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坚持强师资、修师德、树师风、提师能,近五年全市累计补充教师1万余人,培训教师25万余人次,培养中原名师9人,省、市级名校长45人,省、市级名师515人,省学术带头人145人,多名教师在各级重大赛事中成绩突出,省最美教师张锦文、任明杰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安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常见病、传染病防控等工作力度加大,“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进展显著,师生安全得到更好保障。依法治教持续加强,工作质量和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专业团队——“新老师”志愿服务队,惠及师生、家长15万人次。评选首届家庭教育专家17名,成立新乡市家长大学,家庭教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二)新乡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十三五”时期尽管新乡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中小学确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在不同地方和不同学校存在薄弱环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还需巩固,“唯分数”为主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彻底打破,“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还存在薄弱环节和短板;优先发展教育理念仍需强化,教育综合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仍需加大力度;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三)抢抓新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积极推动以“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为首的“十大战略”的实施,加快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新乡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郑新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两个高质量”“六个新乡”建设等区域战略加速推进,济郑高铁开通运行,巩固了新乡市交通枢纽地位。新乡大地上有12所高等学校,在全省位居第二,为新乡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人才支撑。新乡位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重要区域,为新乡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和建设,必将为新乡市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郑新一体化发展,在中原城市群、郑州大都市区战略的推动下,新乡将迈入高速发展时期。新乡市委高瞻远瞩,及早谋划,抢抓黄河流域生态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向南发展重大战略实施,谋划未来以黄河为柱,郑州、新乡为两翼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建设,一个崭新的新乡正在中原大地上蓬勃崛起。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指导下,我国教育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现代化进程高歌猛进,教育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强国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河南,河南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省战略扎实推进,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这都为新乡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提供强劲外力。
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围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紧盯“创一流、争第一,建设教育强市”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为统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发挥新乡教育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经济社会方面的作用,为实现2035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思路
“十四五”时期,新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统领、依托三大支撑、实施十大战略、推动50项重大项目(工程、计划)等重点工作”的实施(称之为“1315”发展思路)。坚持“一个统领”是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为统领;依托“三大支撑”是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为支撑;实施“十大战略”是:构建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育人体系;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重视特殊教育健康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质量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50项重大项目(工程、计划)等重点工作的实施,把新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河南领先的教育强市,使新乡成为黄河岸边、太行山下一颗耀眼璀璨的教育明珠。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坚持教育的公平、普惠、协调发展,切实发挥新乡教育在扶贫扶智方面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公平、美好教育的期盼,保障人民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解决教育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协调发展,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绿色发展,解决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问题;坚持开放发展,解决教育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共享发展,解决教育的公平正义问题。
——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把教育改革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总体谋划,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决破除制约新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办学体制、教育管理变革,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坚持服务新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教育为新乡经济社会创新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服务;确保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全体新乡人民享有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加强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提升一流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四)战略主题
到2025年,新乡市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具有鲜明新时代特色的教育制度和学校体系。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质更加突出,布局更加合理;义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质量进一步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及完成水平和学生学业质量达到国家指标要求;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成效明显;职业教育转型升级,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经济需求相匹配、与产业发展相融合;高等教育基础学科竞争力和国际国内声誉明显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经济社会效益大幅增长,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开放多元,高校、学科、学院布局和专业调整进一步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提升。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教育评价改革取得关键性突破,基本解决传统评价指挥棒存在的“唯分数”等顽瘴痼疾问题,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地区差距基本消除,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更加优质、公平、普惠,人民对教育更加满意。
1.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提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基础设施经费投入水平,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学校校舍、场地,更新一批教学仪器设备,为新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现代化提供必需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尤其是在国家新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增加学校基础设施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投入。
进一步巩固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确保“两个只增不减”要求落实到位,经费投入优先保证教育标准建设与制度创新、教育治理和学校治理方式改革与创新、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监测评价等领域。
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初步完成新乡市各级各类学校老旧校园、设施改造,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2.0升级换代。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布局结构得到优化。基本完成覆盖全市农村的教师周转房建设。
2.稳步推进改革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制定新乡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具体办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创新、育人模式创新、教育评价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创新。
牢固树立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与办法。实施新一轮校长管理理念创新行动计划;统筹新乡市城乡教师管理,推进“县管校聘”制改革;推动教师身份从“学校人”向“教育系统人”转变;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在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积极发挥教育作用
将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和理念贯穿到教育工作全局,全面发挥新乡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文化传承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行为示范等方面的作用。
加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依靠社区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们精神文化水平;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帮助学生掌握新技能、培养新工匠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想文化传播和创新、学术研究、知识转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优势。
4.全面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4%,普惠率达到85%以上;公办幼儿园占比在50%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7.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95%以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快乐幸福成长,公民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道德素养等核心素养明显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义务教育综合质量和普通高中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较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在全省、全国的声誉和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公民素养、文明水平、生存生活能力明显提升。
5.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体系,解决入民办园贵、入公办园难问题;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解决优质资源不足、区域分布不均问题;实现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教育对象需求;初步建成高品质服务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建设富有特色、务实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服务有条件高校争创“双一流”;社区教育、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在促进城乡社会文明、提升居民幸福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布局合理、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6.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构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实施国家教育标准,结合新乡教育实际,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质量标准。完善办学条件、生均经费、教师配备标准。重点完善学校建设、教师成长、课堂质量和学生发展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监测评价机制,完善教育质量督导保障机制。
表一 新乡“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维度 |
指 标 |
2020 |
2025 |
属 性 |
教育普及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90.3 |
94.0 |
预期性 |
义务教育巩固率(%) |
96.0 |
97.5 |
预期性 |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2.0 |
95.0 |
预期性 |
|
公平均衡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
73.7 |
85.0 |
约束性 |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县(市)、区比例(%) |
— |
>20 |
预期性 |
|
职业教育 |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
144 |
210 |
预期性 |
职业教育专科(含高专)在校生(万人) |
124.2 |
148.0 |
预期性 |
|
职业教育本科在校生(万人) |
0.49 |
16 |
预期性 |
|
现代学徒制培养比例(%) |
— |
>10 |
预期性 |
|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 |
33.2 |
60.0 |
预期性 |
|
普通教育 |
普通高中在校生(万人) |
225 |
270 |
预期性 |
普通本科在校生(万人) |
125.1 |
140.0 |
预期性 |
|
在学研究生(万人) |
6.75 |
11 |
预期性 |
|
人力资源 开发 |
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人) |
2719 |
3200 |
预期性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0.6 |
11.3 |
预期性 |
|
普通话普及率(%) |
87.4 |
90.0 |
预期性 |
三、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确保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建立党在领导教育事业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体制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决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
强化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新时代党的领导有效运行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县(市)、区委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健全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重视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积极深入教育一线调查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教育改革发展、党管干部和人才,把教育工作作为年终述职的主要工作,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县(市)、区委重要议事日程。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全过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新格局。
(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强化教育的政治属性。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宗旨方向、目标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强化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全面、有效覆盖,公办学校实现“每校必建”,民办学校实现“应建必建”。推动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创建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担当尽责、干事创业。
(四)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探索新经验、新路子、新形式。加强中小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让团队活动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效果显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教育和学习。发挥新乡红色教育基因和红色教育基地优势,从孩子抓起,树立起牧野大地上的新时代红色教育的新丰碑。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掌握校园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从严管理校内各类新媒体平台,重点建设一批宣传展示平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在各级各类学校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类非法传教与渗透活动。
(五)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立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全面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在完善评价指标、实施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营造大思政育人环境、打造立体化师资结构、建设中小学思政课备课平台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探索建立课程思政的新乡学校新模式、新经验,培养听党话、跟党走,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六)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专栏1 实施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战略 |
|
加强党对教育 事业的全面 领导 |
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强化党对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强化各级党组织、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旗帜鲜明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强化中小学 党的建设引领 |
在全市中小学全部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管教育的新的领导体系,发挥党组织在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核心作用。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地,确保我市教育事业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健康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
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教育领域的“四风”,切实为各级各类学校减负增能。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严肃监督执纪问责。
(七)推进依法治教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教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教育法治的引领性、基础性、规范性、保障性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保驾护航,通过依法治教不断开拓教育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加强党在教育法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将教育法治工作列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的重点工作内容。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合作,形成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强大合力。
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通过尊法、护法、传法、用法、执法、守法、学法、研法等,认真抓好落实,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管理变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对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和风险评估,完善重大决策事项责任追究制,不断推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配齐教育行政执法力量,逐步建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落实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责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教育行政许可、行政监管行为。加强教育教学行风建设,加大对各级各类学校纪检监察力度,依法查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法治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实行零容忍和坚决严惩。
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水平。学校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学校章程和相关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学管理职责。监管部门出台细则,定期对学校依法治校情况进行评估。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和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推进教育法制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法治教育平台,增强法治教育实效。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深入开展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情景剧等教育活动,切实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多样化、常态化、实效性,引导其养成自觉守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专栏2 依法治教提升工程 |
|
中小学 法治教育 名师培养 工程 |
“十四五”期间培养300名师德修养高尚、教学理念先进、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突出的学校在职法治教育名师,打造新乡市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品牌,促进全市中小学校法治教育专业水平和青少年法律素质整体提升。 |
“以案普法”教育工程 |
依靠教育案件和典型案例作为生动的教材,对在校学生开展“以案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开展法制教育。 |
“校园霸凌”治理工程 |
坚决打击、治理校园霸凌行为。落实中小学生欺凌治理方案,建立政府、学校、监护人责任明确,采取综合治理,依靠公安部门、学校等建立反校园欺凌法治体系,坚决消除校园霸凌行为。 |
四、战略举措
(一)构建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育人体系
1.加强德育,提高道德水平
坚持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深化行为养成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国情省情市情教育,用好用活新乡市特有的红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敢为人先、创业有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牧野文化,努力培养具有牧野精神、中原风格、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意见,推动“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德育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的育人功能。推进德育工作与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同推动、同落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和主题活动。打造一批优秀德育特色项目,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校“十百千”工程创建工作。
2.提升智育,注重学思结合
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能力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推进“课堂革命”,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重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齐开足开好科学课程,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科普活动,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建科技创新特色学校。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深入推进创客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强化体育,增强学生体质
深入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义务教育阶段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加强青少年学生军训和近视防控工作。
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推动新时代校园足球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力推进“满天星”训练营建设,完善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等八大体系建设,实现全市校园足球发展提质扩面、建设质量整体跃升。到2025年,建设2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2个“满天星”训练营、30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0所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100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使全市在校学生足球人数保有量增至30万人。
4.加强美育,陶冶高尚情操
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为目标,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中小学生合唱节、舞蹈节、书法绘画作品展等艺术活动,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成立班级合唱团、校园合唱团等艺术社团,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级等群体性展示展演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5.重视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
深入落实教育部出台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优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强化劳动教育理念,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逐步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丰富和拓展学农实践基地、学工实践基地、服务性劳动基地等劳动实践场所,学校逐步建好配齐劳动技术实践教室、实训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努力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使受教育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6.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普及率达到90%以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挖掘充分利用语言文化资源,扎实开展汉字大赛、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语言资源二期保护工程,促进语言资源的开放共享;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强教育系统对外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通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7.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充分认识家庭、社会、学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建立健全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机制,切实指导家长履行主体责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传播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营造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良性协同育人机制。
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及时发现、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配齐配强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建设心理健康场地、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强化辅导室建设,积极开设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课程,开展心理疏导,创新活动载体,强化家校协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
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项培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到2025年,全市学校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100%,完善全市学校三级心理健康辅导网络建设。
9.重视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全面推进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配备专兼职安全课教师,配足安全课教材,保障安全课程每周一课时;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安全教育体系,三方合力共同抓好安全教育;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学生安全和应急防范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整治协调和安全预警机制,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建立健全智慧校园安全防控平台,开展校园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校园安防系统与公安、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体系的有效融合,推动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及高等院校出入口及周边区域安装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证件核验设备及全景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员、涉毒人员等重点人员监测报警,强化对拐卖人口、校园霸陵、打架斗殴等行为的智能分析判断,并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设施接入公安监控平台。采取技防与群防群治力量相结合的方式落实 “护学岗”。设置专门学校,或在职业院校开设专门班级、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等形式,拓展专门学校教育渠道。积极实施“三零”(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创建,打造“平安校园”。
强化国家安全教育。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全面提高国防观念,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民防空知识、技术和能力,以及紧急避险、应对灾害事故的生存能力。丰富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开展中小学国防教育综合社会实践和示范校创建活动试点。
专栏3 实施高质量育人体系战略 |
|
实施 “立德树人” 培育工程 |
紧紧围绕新乡大地上涌现出的一个个鲜活的英雄群体光辉形象,对大中小学生实施“立德树人”培育工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在全市大中小学推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 |
持续开展 党史学习 教育工程 |
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结合新乡的英雄群谱和红色教育基地,持续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党史学习教育,形成独具新乡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和科学模式。 |
实施平安校园建设工程 |
严格执行国家校园安全防范建设规范和标准,坚持“一校一策”。做好校园防护,配齐配好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及安全防范设备。加强校园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联动等技防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
推进“国家 安全教育” 工程 |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一系列活动,向学生传播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宣传国家安全法以及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核安全法等涉国家安全法律,紧紧围绕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浓郁校园氛围。 |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
面向全市大中小学遴选100门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样板课程,选树50个教学效果优良、德才兼备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10个成果丰富、榜样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培养100名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育50个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10个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和优质资源共享平台。 |
(二)大力发展普惠学前教育
1.建设小区配套幼儿园
按照《新乡市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联合治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快区域内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管理等工作,确保配套幼儿园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优先移交,进一步扩充学前教育资源。
2.重视公办幼儿园发展
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园、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等项目。在“十四五”期间确保每个乡镇办好2—3所公办幼儿园。将建设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作为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重点,有效利用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改建成安全、达标的公办幼儿园。通过示范引领等方式建设一批省、市示范幼儿园,逐步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到202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力争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50%以上,保教质量明显提升,为适龄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3.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
探索建立以县直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核心的县域、镇域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办园经费、教师调配、师资培训、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统筹管理,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实现区域内幼儿园均衡发展,有效破解“入公办园难”问题。
专栏4 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战略 |
|
学前教育 普及普惠 提升工程 |
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实现幼有善育,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到2025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94%。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学位要求。强化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健全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幼儿园保 教质量提升 工程 |
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推进小学和幼儿园有效衔接。组织省级示范园与薄弱园结对帮扶,实施“安吉”游戏推广计划,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推进科学保教。 |
(三)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优化学校布局
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全面落实《新乡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的意见》(豫教发规〔2021〕19号),根据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城镇化、产业布局、人口变化与流动等因素,科学编制市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
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发展定位。严格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制度,加强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保障学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防止学生因就学不便而失学。
本着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准确把握新乡市城镇化建设、农村建设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设置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办出特色。针对城区生源大幅增加的实际,加大筹建城区学校力度。扩展近郊学校规模,缓解城区学校压力。
2.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达标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标准化配备和定期更新机制。健全年度督导评估机制,推进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普遍达标。
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推动乡村学校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学校布局建设、师资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机制。
3.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联动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对口帮扶机制,逐步提高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补助和农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开展年度城镇教师支教督导问效制度,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推进优质均衡发展。重点解决农村学校软硬件资源短板,继续坚持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工作,进一步优化城乡结对帮扶措施,以城乡协同发展的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应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以“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促进城乡教育的联动发展。
4.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强化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义务教育均衡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制度,通过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典型弱势学校及其弱势方面,指导县(市)、区有针对性地调整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综合监测反馈机制,尝试引进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等第三方参与义务教育质量综合监测评估。
完善问责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完善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对地方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健全治理“大班额”监督责任的有效机制,完善城镇学校“大班额”情况定期发布制度。
专栏5 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战略 |
|
义务教育学校 薄弱环节改善 与能力提升工程 |
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优化基础教育布局,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不断提升办学能力,促进农村中小学由“量多点散”向“优化集中”转变。 |
义务教育学校内涵提升计划 |
开展班主任能力提升计划,争创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10所、特色校20所。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培育遴选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建设一批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 |
研学实践教育“五个一” 精品工程 |
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遴选等活动,建设一批各有特色的研学实践基地,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研学实践线路,培养一批专业过硬的研学实践师资队伍,研发一系列价值丰富的研学实践课程,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研学实践管理机制。 |
(四)实现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
1.显著改善普通高中办学基础
多措并举优化高中学校布局结构,坚持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向县城高中倾斜,健全县城高中发展提升保障机制,加快改善县中办学条件,着力补齐县中条件短板,改善学校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全市优质高中的数量和质量,加快新乡市实验高中建设。深入推进高中学校信息化建设,启动建设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基础设施,促进高中教学与新技术手段深度融合,为2025年前人工智能教育在高中教育全面铺开做好准备。严格落实脱贫户(享受政策)等特殊类型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
2.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提升计划
统筹谋划县域、城区普通高中发展,积极扩大县中优质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市域普通高中办学差距。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稳定县中优质生源,吸引优秀人才在县中长期任教,激发县中办学活力,促进县中持续健康发展。消除大班额和有效控制大规模学校,加大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实施力度,基本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普通高中新入学年级班额不得超过55人,新建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不得超过3000人。
坚持特色发展,努力构建学校特色鲜明、课程优质多样、资源开放共享、体制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教育体系。明确每所高中学校特色定位,合理优化区域内高中学校类型结构。通过学校课程建设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和地方特色,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合理建立不同种类、不同县(市)、区高中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高中学校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方式和人才引进、激励方式。
3.健全完善普通高中育人机制
提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水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结合实际,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程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需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积极探索和推行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稳步推进选课走班,逐步建立与新课程改革、新高考相适应的选课走班制。稳步推进考试改革,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完善考试实施办法,强化有效监督。
4.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普通高中名校建设工程,办精品学校、育创新人才。积极参与实施省普通高中“1256工程”建设,计划重点培育省级示范校10所,建设省级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20个,培育普通高中省级示范学科30个,承担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省级研究课题50项。通过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加强学生生涯指导、变革教学方式、改革评价制度、营造学术探究文化等途径,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发展志向明确、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的人才,为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各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奠基。
创造条件,加强与国内著名高中的交流合作,深化上海普陀区对新乡“一对一帮扶机制”,在省级和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展实验,探索创新拔尖人才发现、识别、筛选方式,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组织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模式。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打造普通高中名校,引领带动全市普通高中总体质量提升。
专栏6 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夯基提质战略 |
|
普通高中办学 条件改善计划 |
为满足社会需求,新建4所普通高中,不断提升全市优质高中的数量和质量,加快新乡市实验高中建设。深入推进高中学校信息化建设,更新老旧设备,启动建设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基础设施,促进高中教学与新技术手段深度融合。 |
普通高中 育人方式改革 计划 |
加强课程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行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逐步建立与新课程改革、新高考相适应的选课走班制;稳步推进考试改革,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
普通高中拔尖 创新人才培养 计划 |
遴选培育10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省级示范校。遴选20所普通高中省级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学校。遴选30个普通高中省级示范性学科。获批50项河南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 |
(五)重视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1.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建设与发展,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特普互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学前和高中段特殊教育布局,进一步延长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年限。扩大特殊教育资源供给,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基础服务能力。积极推进融合教育试点区(校)建设,推进融合教育“扩面提质”,扩大轻度残疾儿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覆盖面。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全面落实个别化教学、医教结合等先进特殊教育教学理念,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特殊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标准,重点支持困难地区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
优先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2年免费教育”的目标;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基础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完善高中特别是职业高中教育布局,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满足残疾人接受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需求。加强就业指导与援助,让更多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为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创业做好服务。
2.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达到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立教育、卫生、残联、民政等多部门协调工作的特殊教育管理和研究联动机制。规范特殊教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教学校(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教育形式。开展特殊教育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新课程标准,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开发数字化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努力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融合,随班就读向学前和高中段延伸,做到轻度残疾儿童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零拒绝。推进特殊教育与医疗结合,加强残疾儿童早期诊断,完善残疾儿童发现、安置、干预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普及医教结合的工作。推进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的融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建设市级示范性特殊教育职业实训基地。普通高校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鼓励通过业余、脱产和网上交流等形式,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让更多的残疾人获得接受正规高等学历教育的机会。
3.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工作,鼓励和引导承担教师教育的高校开设特殊教育辅修专业和设置特殊教育课程模块,科学规划特殊教育专业布局和培养规模,重点支持医教结合专业和课程建设。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制度,按照教育部出台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开设专门化的培训课程,开展对特殊教育机构的巡回指导、教师培训和质量评价,依托“国培”计划和地方教师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提升特教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特殊教育教师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健全特教教师考核机制,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优评先和绩效奖励等工作中,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要求,充分考虑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和工作特点。在各级各类评先评优中,向特殊教育教师予以政策倾斜。
专栏7 实施特殊教育办学水平提升战略 |
|
特殊教育办学支持计划 |
扩大特殊教育资源供给,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基础服务能力,重点支持困难地区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特殊学生资助政策,加强特殊学生群体就业指导与援助。 |
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
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建立教育、卫生、残联、民政等多部门协调工作的特殊教育管理和研究联动机制,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新课程标准,开发数字化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市级示范性特殊教育职业实训基地。 |
特殊教育师资提升计划 |
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工作,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制度,完善特殊教育教师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健全特教教师考核机制,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优评先和绩效奖励等工作中,充分考虑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和工作特点。 |
(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1.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每个县(市)至少建好1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将新建校园与产业园区统筹规划、集中建设。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专项督导,督促县(市)、区政府认真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2.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
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行动计划,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新乡市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升本),新建新乡科技应用学院(专科),服务新乡产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构建人才链、产业链、教育链“三链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打造新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支撑全市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3.促进产教融合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鼓励、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围绕产业升级和企业生产需求,大力开展“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式”培养,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创新开展技能大赛、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和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4.实施“人人持证”工程
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有才、人人能成才”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适龄劳动人口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聚焦培训、取证、就业、增收等关键环节,加快培育培训、评价激励、就业创业、技能竞赛等体系构建。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政府引导,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创业需要精准对接,构建企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注重品牌打造,大力推进“牧野工匠”“长垣厨师”等为代表的“一县一品牌”“一县多品牌”建设,促进全民就业创业。把“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实事,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列入重点督查内容,紧盯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奖惩,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确保新乡“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专栏8 实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
|
打造原阳、 平原示范区 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高地 |
秉承“绿色、智慧、创新、共享”的建设理念,规划占地30平方公里,引进10所高水平职业院校,集聚20万以上师生,形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省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的产教融合高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职业技术人才支撑。 |
积极实施 “人人持证” 工程 |
在新乡积极倡导“人人皆有才、人人能成才”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适龄劳动人口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注重品牌打造,大力推进“牧野工匠”“长垣厨师”等为代表的“一县一品牌”“一县多品牌”建设,促进全民就业创业。 |
高水平职业 院校建设行动 工程 |
支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行业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含高水平专业),创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在招生计划、专业建设、项目安排等方面向高水平职业院校倾斜,打造若干国内一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群)。 |
(七)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1.强化民办教育公益属性
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学,激发民办教育内生动能,吸引优质民办教育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完善准入机制,进一步挖掘创新潜能,着力发展更加优质更具特色的民办教育。
2.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
落实义务教育是国家事权、依法由国家举办的总要求,统筹公办民办义务教育资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突出民办教育党的领导,强化民办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招生入学行为、教育教学、财务行为、学校名称等方面的监管。
3.完善民办教育监管体系
强化民办教育监管体系,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强民办学校年度检查,促进民办学校依法依规办学。完善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稳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加强民办教育的党的领导,推动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民办学校财务和资产行为,加强信息公开,强化审计监督。规范民办学校融资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规范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和资产管理,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4.依法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归育人正常渠道。坚决打击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应试”为导向、以营利为目的校外培训机构。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有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秩序。
专栏9 实施规范民办教育建设战略 |
|
加强民办 教育党组织 建设 |
在全市民办教育机构建立党组织,强化党对民办教育的领导,坚持民办教育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实施规范民办教育建设工程 |
开展规范民办教育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控制民办教育增量,逐步消化民办教育存量,切实做到关停一批、缩规一批、转公一批、转设一批。打击关停非法民办教育机构。妥善做好民办学校学生分流安置工作。 |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
取缔以盈利为目的的校外培训机构,杜绝各种资本进入教育行业,防止校外培训机构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
(八)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努力打造河南高等教育新高地
重视发挥在新高等学校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智力优势,大力支持在新高校的内涵建设和扩容发展。围绕内涵建设,大力支持河南师范大学争创“双一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支持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更名大学和申报博士授权单位工作,推动新乡医学院进入省部共建行列,支持河南科技学院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支持新乡学院、河南工学院创建河南省高水平应用型高校,支持新乡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工作。为在新高校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落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属地优惠政策。围绕扩容发展,支持高校科学规划、扩充规模。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新校区建设和河南工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建设。到“十四五”末,将新乡建设成为河南新的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聚集区,强化高等教育高地地位。
2.加快原阳、平原科教城建设
抢抓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发挥平原示范区交通区位、生态资源等综合优势,大力培育壮大科教产业,规划建设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原阳、平原科教城。强化郑新高等教育功能协作,加快实施郑州轻工业大学、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河南质量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航院产业学院等高校建设项目,进一步承接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落户新乡。依托高校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机制,促进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等业态加速发展,围绕大郑州都市圈,形成以凤湖为中心的新乡高校园区,对接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在中原大地上以黄河为纽带,在黄河两岸搭建起“龙凤”两个强大的高等教育聚集区、科技创新基地,把新乡建成新的高校聚集地、高端创新人才新高地、科教产业发展新高地,成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极。
3.提升在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支持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河南工学院、中电科二十二所等在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黄河实验室、嵩山实验室、农业供给安全实验室等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市布局。鼓励在新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联合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深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电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育种、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提升新乡在国内的科技创新影响力。
4.建设尊重大学发展的社会文化
充分认清高等院校对所在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打造尊重高等教育发展、服务支持在新高校发展的社会文化,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大学、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破除各种制约在新高校发展的落后认识和机制。积极推行“放管服”改革,为在新高校简政放权。努力把新乡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大学蓬勃发展的示范区和高等教育高地。
5.确保民办高校质量
发挥民办高校与市场紧密结合优势,通过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等方式,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设民办教育特色专业基地、民办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
专栏10 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战略 |
|
建设高等 教育与城市联动发展示 范工程 |
充分发挥现代化城市与大学联动发展功能,依托在新高校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将新乡建设成为我省第二个高等院校聚集地,建好现有的高等学校,努力发展新的高等教育增长点,支持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更名为“大学”,支持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职业技术学院,推动新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形成中西部非省会城市高等教育与城市联动发展的示范区、聚集区。 |
创建 “一流学科” 工程 |
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发挥河南师范大学的“省部共建”优势,在河南省学科学院专业调整中,力争化学、物理等学科在下一轮国家“双一流”布局中有所突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
产业学院 培育工程 |
建设5个河南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和集成电路、储能等未来技术学院。建设3个特色鲜明、服务精准、引领力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10个特色行业学院。重点培育建设1—2个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 |
高校书院制 育人模式 改革示范区 |
积极探索、稳妥推进在新本科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建立“二级学院+书院制”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原阳、平原 科教城建设 工程 |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发展,采取新的融资模式、建设模式,引进新的运行机制,实施“拎包入住”工程,积极引导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等在新高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南下”工程,集中统一在原阳、平原示范区建设高校新校区,对接郑州龙子湖高新园区的辐射效应,形成新乡平原示范区高等教育集聚效应。 |
(九)构建高质量终身教育体系
1.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统筹规划和协调全市继续教育发展,各行业、各部门应将继续教育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继续教育质量标准和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加强准入监管和质量评估。推动有条件的各类学校通过网络在线等形式向社会开放课程,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一批继续教育基地。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高校、中小学、职业学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探索在新高校建设继续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2.重视社区教育
广泛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家长学校、劳动力转移和回乡农民工培训为主的成人教育教学活动,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健全市、县(市、区)、乡(镇)各级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办学和服务网络,开展社区教育示范区和老年学校示范校建设。建设社区大学信息化平台,提升资源共建共享水平和社会参与度。继续发挥社区地域优势,开展特色社区教育,有力推动社区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展学习型乡镇(街道)、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3.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完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高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特色项目创建活动,主动培育和创新活动品牌,组织“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活动品牌”“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等评选活动,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氛围。加大对终身学习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终身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相互沟通,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体系。
专栏11 实施全民综合素质提升战略 |
|
学分银行 建设计划 |
积极探索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以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等学分互认、积累与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管理与服务体系,搭建学习资历框架,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
全民终身 学习计划 |
倡导共建共享发展理念,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适度调整成人教育、开放教育、继续教育的规模与结构,重点建设一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教中心、开放大学、社区学院和老年大学,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
提升高校社会 服务能力计划 |
引导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学术资源,积极开展各类文化讲座、学术论坛,鼓励在新高校加强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建设,鼓励高校与部门、企业、社会机构开发提供订单式、个性化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
学习型社会 建设计划 |
推动建设2所市级社区大学、15所县(市)、区社区学院、20所继续教育研学实训基地、50个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100个市级半小时学习读书屋。 |
(十)加快信息化建设
1.升级改造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校的普及应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智能化水平。完成网络5G高速接入与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设施建设,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校数字校园评估标准(V2.0)》要求。
2.构建区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体系
建立政府专项财政支持,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以集体购买、联合开发、资源汇聚等多元方式的新乡特色数字教育资源数据中心。明确多主体利益与责任,依法保护资源产权,创新市场竞争产生优质资源、提供优质资源服务的建设模式,构建资源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为学习者提供适宜的、健康的数字教育资源。不断健全资源学科分布、丰富资源媒体类型、更新资源教学内容,以点带面推进基于资源的师生教育应用与全民网络学习应用,为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终身学习体系奠定基础。
3.开创师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新局面
按照国家规定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技术类课程,普及开展编程教育,试点开展人工智能等智慧教育创新实践课。加强师生课内外一体化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思维、信息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大教师集中培训与短期学习力度,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专项培训,针对中小学教师、管理者等人员业务需要,创新培训课程体系与培训方式,有效提升教育信息化2.0行动能力。鼓励开展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及创新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推进师生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探索形成并推广空间应用新模式,逐步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的良好应用局面。
4.实现教育治理信息化
完善新乡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建设新乡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教师应用、学生应用、家校共育等工作的能力。完善新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市、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全体师生提供海量、适用的学习资源服务,为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支撑,稳步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应用工作。学校、区域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资产管理、办学条件管理、政府教育督导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招生考试管理和家校综合管理平台,鼓励绿色无纸化办公与移动智能终端管理应用。
5.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
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人工智能教育省级、市级示范校。以学生、教师为教育双主体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为依托,实现区域人工智能教育软着陆,引入人工智能专业教材,分层多维度培养教师,实现市县人工智能教育全覆盖目标。强化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和人工智能等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实践能力。建设一批智慧教室、智能学习体验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基地,运用最新现代化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校园环境,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体制化、成熟化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环境,建立产教学研为核心的完整的教育闭环,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模式,形成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专栏12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
|
信息化 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
建设标准化数字校园,促进有线、无线、物联网“三网”融合,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校园物联网,推动安防视频终端、环境感知装置等设备联网全覆盖;配齐、更新普通学校、乡镇学校信息化设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市区学校中的普及应用。 |
“三个课堂”平台建设计划 |
持续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三个课堂”建设。对接河南省电化教育馆与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以集体购买、联合开发、资源汇聚等多元方式,建成新乡市特色数字教育资源数据中心,为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
教育治理信息化 推进计划 |
建设新乡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教师应用、学生应用、家校共育等工作的能力。 |
人工智能示范区 建设计划 |
打造新乡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人工智能教育省级、市级示范校;营造智慧化教学场景,建设一批智慧教室、智能学习体验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基地;开发人工智能教材,培训人工智能教师。强化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和人工智能等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实践能力。 |
五、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一)深化教育管理改革
1.统筹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
加快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创新用人制度为核心,着力破除教师管理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县级统筹管理。推行校长教师竞聘上岗、交流轮岗制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保障和退出机制,加大教师统筹管理力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探索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严格落实校长任职条件和专业标准,规范校长选任程序,完善校长考核管理和激励交流机制,逐步形成教育家办学治校的良好局面。
2.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中小学校长工作规范,加强对校长的监督管理。
(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定新乡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具体办法,更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新理念,探索教育评价改革方式,努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发展,系统推进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破除“五唯”,健全综合评价。
1.坚决破除“五唯”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大力气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在社会上营造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建立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社会用人评价的新机制。
2.坚决落实“双减”政策
全面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和各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督导的“一号工程”,多措并举强化学校育人主体作用,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水平。
(三)深化教育督导改革
1.深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教育督导机构设置,县级以上政府设立教育督导委员会。采取调剂、补充等方式,选强配齐覆盖相应学段督导任务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强化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加强工作监督指导。
2.深化教育督导运行机制改革
完善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定期开展督导评价工作;完善学校督导政策和标准,对学校开展经常性督导和综合性评价;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深化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落实学校视导员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督导机制,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3.深化教育督导保障机制改革
将教育督导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教育督导机构有计划地开展督导活动和督学培训。制定教育督导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和教育督导劳务费标准,规范经费使用,保障教育督导工作有序开展。发挥政务大数据平台的集成优势,构建基于教育事业统计、挂牌督学和视导员的教育基础数据获取和共享机制,推动教育督导工作高质量发展。
专栏13 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工程 |
|
中小学教师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 |
逐步推行中小学教育“县管校聘”改革。推行聘用合同制度,把聘用合同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依据,推行教育部门聘任校长、校长提议选聘班子成员、学校聘用教师的管理制度。 |
扎实推进 “双减” 政策落地 |
全面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全作业管理机制,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力量“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 |
六、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经费投入,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按照“建标准、育名家、强体系、抓引领、促全员”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建设贯穿到教师发展管理全过程。创新师德教育形式,丰富师德教育内容,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合力维护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违反师德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曝光并定期通报,全面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
(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积极落实公费师范生和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专业人才从教,实现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专业能力大幅度提升。
支持教师终身学习,坚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继续实施教师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完善教师教育“淘宝”系统,以教师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
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壮大规模、提升质量,培育打造一批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教学专家。完善“市级教坛新秀、市级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名班主任)、学科领雁人才”的梯级教师攀升平台。以学科领雁人才为引领,以市级名师(名班主任)为中坚,以市级骨干教师为主体,以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为基础,通过名师工作室、教师发展学校、名师发展共同体、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的建设等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切实发挥各梯级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一线名师培育一线教师,带动新入职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紧缺学科教师等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施青年教师岗位成长援助计划,建立青年教师岗位成长平台,帮助青年教师了解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其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为新乡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实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提高工程”,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新乡市实践型教育名家群体效应初步显现,教师梯队攀升体系不断增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多措并举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到2023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50%;到2025年,“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
(三)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创新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岗位管理。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结合全市教育发展实际,在现有编制总量内,采取调剂、补充、压减、引进等方式保证教师编制需求。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积极探索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核定标准和办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结合教师交流轮岗等情况,及时动态调整,进一步向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畅通各级各类教师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建立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机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创新教师管理。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允许学校按编制数额20%左右的比例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打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院校任教通道。
(四)提升教师地位待遇
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发放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班主任工作津贴、教师教龄津贴等政策。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专栏14 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工程 |
|
师德师风 建设工程 |
每年评选100名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0个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先进单位,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评选、开展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宣传等活动,以强化师德教育,践行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目标,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努力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 岗位计划 |
遴选300名乡村首席教师,建立300个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采取“1+10+100”的模式,实现1名乡村首席教师协同指导10名乡村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辐射带动100名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
牧野名师培育计划 |
根据河南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建设方案要求,培育相当规模的牧野名师和骨干教师,实施“师带徒、校带校”项目,实现一线名师培育一线教师、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模式制度化。 |
“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
培育认定2个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实施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特聘岗位计划,每年资助5个特聘岗位。 |
高校高水平 师资队伍 建设工程 |
制定实施以“年薪制”“评聘目标任务考核”为主要特点的“牧野高校名师计划”,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引领高校学科发展。重点支持省特聘教授岗位,支持名师工作室,支持选拔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设立教师学术提升支持项目,开展高校教师示范培训,开展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重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目。 |
教师待遇 提升行动 计划 |
继续实行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按照每月不低于400元的标准,对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发放班主任津贴。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龄增加10元的标准累计计算核定,发放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龄津贴。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为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分别在学校和城镇建设1套周转宿舍和1套保障性住房。 |
七、强化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
(一)加大教育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元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国家、省有关教育资金来源和投入的各项政策法规,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教育投入政策,严格落实使用管理有关规定,推进教育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促进各级政府更好履职尽责,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鼓励扩大社会投入,通过政府补贴、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市教育基金会的规章制度,通过宣传和表彰等方式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捐赠教育,营造教育捐赠的良好氛围,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
(二)优化保障方式
加强教育事业发展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统筹衔接,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整合优化经费使用方向,推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重心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转移,从硬件设施建设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转移,经费使用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学前教育要完善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基准定额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生均奖补标准,建立以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和家庭分担相结合的合理比例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优化财政性保障和民办投入的比例。高中教育完善和落实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补充优质教育资源。职业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力量联合办学。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时通过校友捐赠、企业赞助等方式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其它类型的教育经费均以政府投入为主,其它投入为辅。
(三)健全资助体系
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健全学前教育、助学贷款和退役士兵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学生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推进精准资助,健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机制,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保持学生资助力度总体稳定,对脱贫享受政策户和风险未消除的监测对象家庭子女给予重点关注和帮扶,实现应助尽助,促进教育公平。规范资助管理,严格资助资金监管,加强资助机构队伍建设,提高资助信息化水平,实施全覆盖的绩效评价制度。
(四)强化经费管理
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并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责任约束,激发绩效管理的内生动力。强化制度建设,引导局属单位完成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按照执行,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以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为重点,加强财务(审计)人员培训,增强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和高压线意识,努力提高教育财务管理队伍素质。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实施专项资金审计,继续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加强对县(市)、区教育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督促指导。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五)深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设机构和职能;全面落实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求,建立覆盖所有国有资产管理内容和管理流程的内部控制体系;按照节约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法依规做好资产配置;推进资产绩效管理工作,建立长期低效运转和闲置资产调剂机制;明确国有资产有偿使用规范,依法管理有偿使用收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健全学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机制,推动尚有使用价值仪器设备校校之间捐赠转移,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专栏15 教育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
|
实施教育经费保障工程 |
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力度,将“两个只增不减”、各阶段生均拨款制度、教育费附加等教育投入政策的落实作为教育督导评价主要内容,建立财政教育定期监测、会商、约谈、问责机制,确保 “两个只增不减”任务的全面落实。到“十四五”末,各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显著提高。 |
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 |
落实国家、省、市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重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权益。优化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各县(市)、区学校进行综合测评,每次评价覆盖率不少于30%。全面做好新乡市学生资助“一卡通”工作。 |
八、组织实施
(一)落实主体责任
抓好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与落实。各县(市)、区要加强统筹领导,加强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与规划的衔接,科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对规划确定的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对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工程项目等任务,将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工作,根据进度要求如期完成;确定年度工作重点,推动各项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规划落实。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依法依规对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
(二)强化组织保障
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谋划。各地要建立加强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明确落实举措。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围绕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研究制定本地、本学校的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措施,抓好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和督促落实,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重视过程监督
完善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制。建立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实施责任制,分解规划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制订实施方案,切实履行职责,协同推进规划实施。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创造性地推动规划贯彻落实。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将贯彻落实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情况以及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各责任主体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教育规划实施过程监测。建立日常监测、年度评估、中期评估与终期评估的联动机制。向社会各界公开教育规划具体内容,及时收集社会各界对教育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