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李瑞南 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牛择贤 经开区经发局局长
周永昌 经开区住建局局长
尚 琪 新乡市平原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
韩升阳 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新闻办)主任
时间:2024年3月8日9 :00
主持人 韩升阳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新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2023年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经开区专场,主要介绍2023年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2024年工作谋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瑞南先生;
经开区经发局局长牛择贤女士;
经开区住建局局长周永昌先生;
新乡市平原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尚琪女士。
首先,我们有请李瑞南先生介绍总体情况。
李瑞南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专场。受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委托,由我在这里向各位通报我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2024年工作谋划。
这一年,我们实施各类亿元以上项目90个,省市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441亿元,年度投资131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0个,总投资219.01亿元,同比增长5.47%。项目数量、投资额、质量,均创近年来最好。高科技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5.5%;现代物流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5%。荣获“2023年度综合考评先进集体三等功”“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这一年,我们“国考”实现绝地翻盘,实现近百位次跨越式晋位升级,创造有史以来最好成绩;“省考”位居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全市排名第一,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营商环境评价”再上新台阶,首次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这一年,我们实际利用外资位列全市第一。中欧班列“东西南北”四条线路常态化协同运行,2023年开行“铁海+中欧”班列213列,同比增长63.9%,提前一个月完成省市两级全年开行目标,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公用型保税仓正式获批,无水港揭牌运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8家,同比增长15.6%;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同比增长9.4%;各类研发平台达到121家,同比增长10.9%。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功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全区拥有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市第一。新乡化纤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世界首创菌草生物质纤维获批3项国家发明专利。作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入选首批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这一年,我们累计盘活低效土地15个地块共计1200余亩,高标准谋划打造新乡专精特新产业园,新落地项目14个,新增税收3000万元,成为全省先进典型。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首推33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一业一证”改革,市场主体同比增长7.84%,达到4896户,企业同比增长5.47%,达到2390家。
这一年,我们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获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全市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观摩会在平原湖举行;国内领先的大管径长距离蒸汽管网项目圆满收官并造福全区企业;工业废水余热“变废为宝”转换热能,为全区居民供暖。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开建,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分院破土动工,全新箜篌博物馆正式落成,平原湖露营地好评如潮。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河师大附中、天立高中“四位一体”共启高质量教育发展新征程。
以上是2023年的基本情况。
2024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依旧艰巨。根据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结合经开区实际,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全力实现招大引强再创突破。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以项目建设之“进”撑起经济发展之稳。围绕高科技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服务“2+1”主导产业,生物经济、数字经济两大新兴产业,面向产业和产品“两个高端”,紧盯长三角纺织服装类,珠三角智能终端产业转移等创新型、强链型、补链型项目,通过“大员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力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招引稳中提质,1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稳中有升,“500强”、行业龙头、隐形冠军、重大外资等高质量项目实现新突破,加快形成链群效应。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用好“专班推进、调度例会、考核奖惩、观摩评比”四项机制,以全周期的服务理念推进项目建设,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总投资33.6亿元的新乡化纤10万吨功能性氨纶纤维项目、总投资25.8亿元的中纺院绿纤四期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中储棉物流仓储等28个亿元以上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总投资5亿元新乡双鹭原料药及制剂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万仕衡通智能化矿山设备建设等32个亿元以上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二是坚持筑巢引凤、做优生态,全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破除瓶颈、集聚资源、厚植优势。进一步发挥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关村e谷新乡创想基地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载体作用,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品牌作用,打造全方位一站式专业服务体系。深化与新乡国资集团合作,做实“12+1+1”校地企联盟,争取高校科研成果在经开区就近转化,建设“平原科技城”,加快形成科创高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金牌管家”“经心服务”为核心,强化“咨询引导、全程代办、预约办理、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延时服务、免费邮寄、全豫通办”等八大服务品牌建设,打造经开区政务服务“金字招牌”。成立“一站式”服务工作站和联合服务小组,精准帮助企业项目破解难题。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新乡国际陆港和豫北智慧云仓等项目建设,引进奔驰、沃尔沃等高档车分拨项目和中粮集团、山东农发等大宗商品仓储项目,深化与中外运、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合作,利用企业平台资源,确保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不少于200列。加快建设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积极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努力构建“交通+物流+产业”“运产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是坚持全域谋划、一体推进,全力打造东部产业新城。牢固树立“把经开区作为景区建设”理念,坚持精品化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并重,全力补齐发展基础配套短板,打造产城融合综合示范区。积极融入“三县三区”协调融合发展大局,站位东部产业新城,推动平原路、金穗大道东段持续提升,加速完成郑新快速路剩余拆迁任务,协助做好科隆大道东延工程,推动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区划,打破产业分割,探索建立基础共建、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与周边县区协同发展。全面贯彻“雅在经开”工作理念,建设箜篌研学基地和国际箜篌交流中心,打造“中国箜篌第一乡”。大力推行“品牌教育”,搭建更高层次教师培训平台,推动教师队伍能力跃升;积极对接河师大及附属中学,拓宽优质生源来源;探索多元升学路径,助力学生名校就学。强力推进一附院经开院区建设,补齐医疗卫生短板。积极推进全市唯一省级慢享雅奢露营地和平原湖公园功能拓展,品质提升,争创4A景区公园。加快推进新乡市东区体育公园等城市基础性、功能性和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建管水平,着力打造更加宜居宜学宜游宜商的城市环境。
四是坚持居安思危、筑牢底线,全力打好安全风险防控攻坚战。树牢极限思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守牢守好安全发展底线。持续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突出抓好稳就业工作,确保城镇新增就业8000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扎实推动“保交楼”工作,建立省保交楼重点监测台账,落实“一楼一策一专班”,强化楼盘项目建设监督和资金监管,依法稳妥处置房地产领域风险。紧盯危化品、燃气、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拉网式开展风险隐患动态排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专业救援和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强化极端天气应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开展“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强化平安建设突出问题整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打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力求矛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推动信访积案化解清零,争创无信访积案区。深化网络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韩升阳
感谢李主任全面详实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在提问前首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媒体。提问现在开始。
河南日报
牛局长您好,企业是发展的主体,稳企业就是稳经济,稳增长。请您介绍一下2023年在企业培育方面成效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2024年有什么工作打算?
牛择贤
企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高度重视企业培育工作,我们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加压奋进,推动全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区拥有各类企业近3000家,同比增长5.5%;规上企业同比增长21.8%;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16.1%;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9.4%。
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完善培育体系。出台《鼓励“六新”突破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关村e谷创想基地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载体作用,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研发新材料、更新新装备、推出新产品、融入新业态、实现新提升。2023年新增国家绿色工厂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突破80%。
二是强化项目推进,提升培育质量。围绕“2+1”主导产业和两大新兴产业,紧盯先进地区创新型、强链型、补链型项目,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0个,总投资219.01亿元,同比增长5.5%;实施亿元以上各类项目90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33个,项目数量、投资额、质量,均创近年来最好。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确保培育实效。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全年开展政策宣讲会、产销对接会等100余场,制定《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手册》,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一揽子纾困解难政策措施,为企业兑付奖补资金9000余万元,多措并举降低用工、物流等成本,最大程度为企业减负增效。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坚持“产业兴区、服务强区”理念,大力营造“更优服务环境、更优政策环境、更优法治环境、更优要素环境、更优作风环境”,推动企业“效率提高、效能提升、效益提增”,努力以经开区一域之光,为全市发展大局添彩。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新乡日报
周局长您好,据了解经开区以全力提升城建工作水平促进营商环境和民生福祉,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否简要介绍一下?
周永昌
非常感谢大家对经开区城建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过去一年,作为新乡市经济建设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主引擎,我们坚持“产业兴区、服务强区、环境美区”三大理念,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东部新区核心区”,以“产城共兴”赋能新区之兴,精致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打出了一张张东部产业新城建设的精彩“牌”。
一是加速城市建设展形象。城市提质方面,创新实施片区开发模式,将樊李郑庄等3个片区8.27km²打包为综合开发项目,采用“投资人+EPC”模式实施,规划建设道路41条40.8km、公园绿地112.02万m²,以及医院、养老院、中小学等各类城市配套。该项目总投资约为63.38亿元,建设期8年,已进入实质施工阶段。房地产方面,坚定“保交楼、保民生”决心,强化安全、质量、进度全面监督,多措并举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区无问题楼盘、烂尾楼盘。坚持“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延伸服务触角,有力保障了“交房即发证”工作成功落地,实现购房者产权和住权同步,为购房群众后续办理落户、入学、抵押贷款等解决了后顾之忧。2023年6月起实现中梁新乐府项目“交房即交证”,打造了首家“交房即交证”典型案例,“交房即交证”已全面推行。工程质量方面,坚持标杆引领,实施建筑工程全天候、无缝隙、全过程监督,引导督促企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2023我区新乡阳光家园配送中心项目荣获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奖项,实现“零”的突破,切实带动提升了全区工程创优能力。
二是完善城市配套优品质。突出城市里子工程,坚持补齐水电气暖道路交通短板弱项,完成广源路等4条市政道路建设,新增道路里程1.7km;完成兴鹭水务3650万吨工业水厂建设,日处理规模10万吨;完成绿色纤维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累计改造积水点5处、管网1.06km,持续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突出城市配套工程,将完善城市配套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大力补齐医院、酒店等居民工作生活需求资源,新开业大型酒店3家,满足生活服务需要;重点推进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开院区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目前完成基坑开挖,正在基础施工,进一步补齐了基础配套短板,为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突出居住环境工程,大力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制定专题方案,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立轮换制养护管理等机制,以试行商业共享反哺公共绿地共享,成功打造城市公园“绿地共享+”模式,从2023年4月起,划定并先后开放平原湖、大沙河湿地公园、太行堤遗址公园草坪绿地、林下空间及广场约10万㎡,累计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平原湖更是被省文旅厅确定为新乡唯一的全省特色露营地,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与普遍欢迎。去年10月,因经验突出,全市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观摩会在经开区召开。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创品牌。持续打造工程审批品牌,预计2023年营商环境评价“项目建设”指标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全面推广“验登合一”、验收即发证,实现联合验收与不动产首次登记一张表单、一次申请、一套资料、一次办结。持续提升审批效率,分类制定14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全流程审批事项压缩20%以上、时限压缩50%以上;制作电子证照模板8个;制定信用承诺制事项21项,可容缺材料33项;推行工程档案验收告知承诺制,为企业办理联合验收、竣工备案节约1个月时间,大大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优化全流程服务,实行分阶段、跨阶段并联审批新模式,项目可按实际办理当前阶段施工许可,开工时间比以往提前30-60天;推行竣工、规划核实、人防等工程联合验收,实现企业最多跑一次;前置市政公用报装服务至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动获取项目接入需求,实现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项目验收后可直接接入;整合压缩项目评估事项,完成压覆矿产、水土保持评价等10项区域评估工作,实现单个项目无需单独评估评价。
2024年,经开区住建局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以更优营商环境助力更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河报
尚董事长您好,每次走在咱们的经开区平原湖,都会感觉身心放松、悠闲自得,平原湖公园不断优化提升改造,逐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能否介绍下过去一年平原湖文旅都做了哪些工作?2024年还会有哪些新面貌向大家展示呢?
尚琪
非常感谢大家对经开区平原湖文旅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过去一年,经开区紧紧围绕“雅在经开 丝路新城”的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现代化东部产业新城。深入开发平原湖景区,精心打造平原湖品牌,做大做强我区文旅工作,全面提升经开区文化形象,促进经开区文旅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聚焦文旅品牌建设,着力打造新乡市新地标。服务设施方面,在平原湖规划投资建设全市唯一一家以“雅”文化为主题的露营基地。该项目以传播慢享雅生活为核心,建设有莲花帐篷露营区、沙滩舞台娱乐区、万重山帐篷团建区、湖景三角帐篷区、独院贝壳帐篷区、自选超市购物区,充分满足游客“懒人”露营的需求。2023年4月,在河南省文旅厅发布的“100个文旅消费新场所”中,经开区平原湖慢享雅奢露营地成为新乡市唯一荣获全省特色露营基地称号的露营基地。城市绿地共享方面,创新试行“以商业共享反哺公众共享”管理方式,在满足群众休闲的基础上,提供轻奢露营、团建定制等商业服务,用于投入绿地湖景养护,实现绿地共享的可持续性。共享绿地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共划分9大功能区域:房车露营区、林下小憩区、临湖天幕区、草坪休憩区、运动健身区、儿童嬉戏区、婚纱摄影区、文化娱乐区、露天放映区。游客承载量可达5000人,着重打造市民可进入、可体验、可参与的绿色活动场所,让市民“乐享”绿地。被市城管局设为全市唯一“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示范点。
二是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一月一主题”,相继举办新年逛灯会、魔幻元宵喜乐会、梨园春舞台、五一风筝节、盛夏亲子游园会、毕业季等活动,大力推动平原湖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经开区文化形象。累计吸引人流量达20余万人,其中,正月十五的魔幻元宵喜乐会活动,采用非遗民俗表演,吸引客流量近10万人。2023年,平原湖累计到访游客已突破百万人次,是去年同时期的5倍,进一步带动了周边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新乡东城区“周末游”、“假日游”的首选之地。
三是紧盯“安全、整洁、绿色、健康、便民”五要素,持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安排24小时巡逻保安人员,配备救生圈80多个,搭建全覆盖监控设施,让游客玩得安全;配备专业保洁人员及智能化扫地机器人,增大清扫频次,增配垃圾桶,免费给露营游客发放垃圾袋,保证公园内时刻整洁;加强苗木精细化管理,短时间内完成重塑地形、铺设草坪7万平方米,铺设灌溉管道10公里,并对所有乔木、地被、球类高标准修剪,实现平原湖“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人文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存;修建平原湖环湖道路,打通湖区断头路,科学划分环湖跑步专用道和观光车游览线路,畅通环湖跑道,为全民健身提供保障;设置4个服务驿站,增设湖区自动售卖机、智能充电桩、环湖观光车等便民设施,配套运营管理措施,提升群众满意度。
2024年,经开区将继续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贯彻“雅在经开”工作理念,建设箜篌研学基地和国际箜篌交流中心,打造“中国箜篌第一乡”。积极推进全市唯一省级慢享雅奢露营地和平原湖公园功能拓展,品质提升,争创4A景区公园。加快推进新乡市东区体育公园等城市基础性、功能性和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建管水平,着力打造“可阅读、可漫步、可休憩”的人居环境。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韩升阳
感谢记者朋友的积极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详实回答,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关心关注的问题需要了解,可以在发布会结束之后,与经开区党政办联系采访。
再次感谢大家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