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李向军 牧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李 亮 牧野区发改委主任
原立豪 牧野区商务局局长
杨鹏飞 牧野区财政局局长
张 维 牧野区科工信局局长
主持人:
韩升阳 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新闻办)主任
时间:2024年3月7日9 :00
主持人 韩升阳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新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2023年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牧野区专场,我们邀请了牧野区的有关领导和相关单位向社会发布牧野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2024年重点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牧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向军先生;
牧野区发改委主任李亮先生;
牧野区商务局局长原立豪先生;
牧野区财政局局长杨鹏飞先生;
牧野区科工信局局长张维先生。
下面,有请李向军先生介绍总体情况。
李向军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新乡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牧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牧野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稳经济、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2023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提信心、拼经济,总体形势稳中向好。全区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顶住了下行压力、稳住了经济大盘,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2.1亿元,总量居全市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7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0.23亿元,税占比95.3%,居全市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78.8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居四个主城区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56.5元,居全市第1位。
(二)坚持抓项目、扩投资,发展支撑更加有力。2023年全区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31个,完成投资180亿元。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1个,完成投资98亿元,投资完成率145%。实施“三个一批”项目33个,总投资136亿元。争取老旧小区改造、科隆公司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等3个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4203万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个,总投资102.1亿元,注册外资企业2家,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7.6亿元,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三)坚持抓创新、促转型,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助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天力锂能荣获省、市质量标杆认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家,全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2家,规上工业企业新增6家,总数达到82家,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0%,被市政府评为“工业经济运行及信息化工作成绩突出区”。
(四)坚持强建设、促融合,城乡环境美丽宜居。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质量完成建设东路等5条道路打通工作。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0个,改造面积45万平方米,惠及群众近2万人。建成花园庭院15个,完成凯旋园、兰亭游园等7个游园绿化工作,城区环境更加宜居宜业。深入推进“三通一规范”工程,农村道路、自来水、污水收集“户户通”、弱电规范等工作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东干道街道茹岗社区被省委组织部评为“五星社区”,荣校路街道荣校路社区是全市唯一一家“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高效率完成卫河右岸公园征迁任务,有力保障了市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五)坚持办实事、暖民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年民生支出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25%。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6604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31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94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1人,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新建和平医院等安宁疗护试点医院3家,新建、改扩建荣校东路中学、市育才小学牧野校区等公办学校(幼儿园)6所,教育医疗资源更加充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牧野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署,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紧盯“两大跨越”,突出“产业兴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积蓄壮大,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主要谋划推进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电源产业园科技孵化产业园、总投资3亿元的航空机载关键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等97个已开工项目,加强项目基金、用地等生产要素保障,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完成投资180亿元以上。顺应消费多样化、个性化、年轻化趋势,落实落细促消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新的消费业态和商品,增强消费者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紧紧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招商、资本招商,紧盯大型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重点引进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关键领域,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力争全年利用外资160万美元以上、市外资金50亿元以上。
(二)持续强化创新动能。支持河师大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打造高能级平台,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争全区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0%。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50家以上。
(三)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抓住用好我市重振电池与新能源产业这一重大机遇,积极推动科隆公司上市,推进电池研究院改制,加快实施中华电池产业园、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园等项目。围绕全市数智谷“一核两基地”总体布局,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电波科技城起步区招商运营步伐,争取引进创新型企业(项目)10家以上。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精准助企解决融资、用工、生产、经营等方面困难,不断壮大市场主体规模,争取市场主体突破4万户。
(四)全面提升城区品质。按照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发展要求,大力推动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完善等工作,提升改造豫新6号院、和平路70号院等48个小区。新建街头绿地游园1处、旅游公厕7座,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完善优化师大、高铁、北环三大片区规划设计方案,确保三大片区开发按计划进行。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道路、管网建设,打造更具魅力的高品质城区。
(五)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3000万斤以上。深入推进“三通一规范”建设,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农村重点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脱贫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让辖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更充足。
(六)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抓好荣校东路中学、河师大附属牧野中学、育才小学(牧野校区)、育才幼儿园(牧野校区)建设工作,推动教育资源提质扩容。深化健康牧野建设,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我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重点人群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养育保障标准及补助标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重点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将持续做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稳定、社会治理等工作,切实把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和谐落到实处,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关于牧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我先介绍这么多。牧野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广泛支持,欢迎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一如既往更加支持牧野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共同推动牧野区高质量发展再求新突破、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主持人 韩升阳
感谢李区长全面详实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在提问前首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媒体。提问现在开始。
河南日报
李主任您好,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最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刚才,李区长全面介绍了去年牧野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您能具体介绍下牧野区在项目建设方面有哪些好做法、好成效吗?
李亮
感谢您的提问。重点项目是扩投资、稳增长的压舱石,是发展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去年以来,牧野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凝神聚力抓项目,坚持不懈优环境,全力以赴扩投资,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31个,完成投资180亿元,其中,21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45%,有力助推全区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主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政策机遇谋项目。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和政策资金投向,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做实做熟项目前期工作,尽最大努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债、专项债等多渠道资金支持。先后获批水泵厂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二机床西院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4203万元。利民巷等道路排水管网改造项目获批国家第二批增发国债3308万元,系中心城区唯一获批的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项目。
二、围绕“三个一批”抓进度。坚持领导分包和日报告、周通报、月排名等工作机制,挂图作战、专班推进,加快实施“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去年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4期,共实施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68亿元,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达到100%。总投资3.5亿元的常青绿筑年产10万吨绿色装配式钢结构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效。
三、围绕重大战略求突破。紧抓全市“双谷”融合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数智谷”建设,电波科技城项目1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全部建成,并成功举办深圳数智谷产业园推介会,签约引进总投资44.2亿元的8个高成长性产业项目,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围绕全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强力推进河师大、高铁、北环三大片区开发,师大片区安置区项目(一期)已开工,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加快实施天力锂能年产3600吨高镍三元材料、新太行大功率模组电池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努力为新乡打造“中国电池工业之都”蓄势赋能。
四、围绕要素保障优环境。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协调产业用地、金融信贷、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配置,从快从实解决项目建设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力推行营商环境“五件事”改革,竭力为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你办企我跑腿 搭建亲情政企连心桥》服务事项入选新乡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先进案例”。
下一步,我区将牢树“项目为王”理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全力开展重大项目集中攻坚,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服务保障提效、谋划储备提量,争取更多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投产,为牧野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强劲支撑。
谢谢。
新乡日报
张局长您好,请问2023年牧野区在培育中小企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维
感谢您的提问。牧野区科工信局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尤其是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今年以来,牧野区积极落实上级有关要求,落实优质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规定,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梯次分布的培育机制。聚力培育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一是建立“专精特新”工作联系机制,结合我区产业规划布局,走访调研辖区企业,一对一解读政策,收集企业真实需求,纳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二是围绕“专精特新”培育库企业,以政策信息、技术创新为主线,定期举办惠企政策宣传宣讲普及培训提升等活动。三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切入点,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目前,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我区成功申报创新型企业1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圆满完成上级任务。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创新型企业共计4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近两年“专精特新”企业增长数量是往年的数倍,总数达到历年最高。
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引导企业聚焦主业、强化创新,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推进的战略任务,既离不开闯创干的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也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托举。今后,牧野区将聚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扎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谢谢。
大河报
杨局长您好,面对目前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牧野区财政局在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杨鹏飞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牧野区财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牧野区财政局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全局上下克难攻坚、奋力前行,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紧抓三项重点工作,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取得突出实效,有力推动了牧野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一是全力以赴促增收,夯牢“三保”财力地基。围绕年初预期目标,精准实施,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压牢任务责任,强化政策执行和运行分析,定期召开牧野区税费征管联席工作会议,指导、协调、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协同共治税收工作,激发税收征管潜能,统筹盘活各项财政资金,保障“三保”可用财力稳步提升。2023年牧野区“三保”支出6711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23592万元,保工资支出41682万元,保运转支出1843万元。坚持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
二是优先重点保支出,扛牢“三保”政治责任。坚决把保障“三保”支出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重点考虑各项民生支出和基本工资发放,对照“三保”保障清单,完善“三保”预算编制,确保无遗漏。成立牧野区财政局“三保”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三保”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资金统筹力度,确保每月7项重点民生资金和基本工资按期足额发放,全力保障“三保”支出进度完成序时进度目标。
三是综合施策防风险,守牢“三保”风险底线。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三保”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源头监管,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实时监控“三保”执行进度、库款保障水平,夯实保障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找得准防得牢控得住,全力以赴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河南法制报
原局长您好,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2023年牧野区是如何促消费、扩内需,提振市场经济的?
原立豪
感谢您的提问。2023年是三年疫情转化为常态化管理后经济复苏的关键之年,商务部把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牧野区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市提振市场经济、恢复扩大消费工作要求,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科学谋划,因势利导,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复苏回暖。
一是坚持活动引领。制定促消费全年活动方案,抓住重大节日重要节点,引导鼓励辖区大型商超、家电卖场、汽车4S店等各类商家积极开展“豫鉴美食”、“豫兔迎新”、汽车家电展销会、“3000万家装补贴”、“耍在牧野 焕新消费”“家国同庆 情满双节”等11场次大型活动和50余场次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促消费活动,累计发放补贴200余万元,带动新增社会消费1亿元以上,在全区营造了促消费良好氛围。
二是打造消费载体。围绕活跃夜间商业,提振夜间经济,指导万达广场在广场外设置卡通餐饮车打造“卡曼市集美食街”,积极布局打造定国湖吉市海鲜街、牧野老街以及理想城、红星路等多个夜经济点位,累计打造夜经济点位10处,先后举办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50余场次,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升温,更好满足群众夜食、夜游、夜购等不同消费需求。积极推动牛家庄文旅小镇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形成消费热点。
三是培育业态模式。支持线下经营实体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设计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升级,鼓励辖区永辉超市和牧绿市场等大型商超、农批市场在做好线下销售的同时,积极发展平台式智能配送,拓宽消费渠道;引导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实体企业开展直播带货,加大优惠力度;抓好电商培育,鼓励邮政直播等平台创新直播方式、丰富产品内容,助力产品销售。去年仅邮政直播通过“线上销 线下寄”实现农副产品订单240余万单,销售金额 7800余万元,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下一步,我们将以“消费促进年”为载体,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打好促消费的“组合拳”,落实好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开展“耍在牧野”系列促消费活动,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积极发展个性化、品质化服务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不断增强消费回升向好态势。
主持人 韩升阳
感谢记者朋友的积极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详实回答,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关心关注的问题需要了解,可以在发布会结束之后,与牧野区委宣传部联系采访。
再次感谢大家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