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来源: 生态环境局 时间: 2024-04-22 09:02:19 浏览 人次

  2023年,新乡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023年,新乡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上年改善4.4%。PM2.5、PM10、优良天数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PM2.5年均浓度47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6.0%,低于省定目标9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80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0.1%,低于省定目标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 227 天,多于省定目标2天,优良天数较上年增加7天。全市11个国、省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要求,优良比例72.7%,高于目标22.7个百分点。3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一是推进结构优化调整。新增新能源汽车2.13万辆;开工建设大唐封丘、原阳润原2个风电项目;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累计达到584万千瓦;建成新老107国道连接线,打通市区8条断头路;完成1家企业退城入园搬迁;推进18家国有企业实施清洁运输替代。二是加强源头治理。完成工业治理项目139个,79家企业对照环保绩效分级要求完成提升改造。三是加强臭氧污染防治。对2000余家企业进行分类指导,提升治污水平。四是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施重污染天气差异化应急管控,对449家民生保障类企业、598家非重点行业企业实施豁免管控。五是印发《新乡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进一步夯实各县(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属地责任。六是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实施生态环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执法,强化重型货车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查,严查尾气超标等违法行为。七是指导开展碳排放交易,督促有关企业按时完成年度履约任务。八是印发实施《新乡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完成市区15个噪声监测点位选址。

  (二)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努力提升水环境质量。一是推进河湖管护地方立法。《新乡市卫河保护条例》已于2023年11月30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二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常态化巡河,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81个。三是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9个省定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城市“里子”工程建设,市区完成清淤245.7公里,修复错混接地下管网816处。四是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努力实现“长治久清”,稳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五是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有序推进全市432个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六是推动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编制卫河等重点河流“一河一策”综合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七是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开展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完成73个乡镇级水源地“划、立、治”。八是开展水污染防治“秋风行动”。生态环境部门和检察机关紧密配合,在全市范围内对突出水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三)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保持土壤环境质量稳定。一是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完成51家涉重金属重点企业排查整治。二是规范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管理,督促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三是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切实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四是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完成95个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五是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全年完成94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10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2.2%。

  (四)坚持问题导向,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一是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市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扎实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二是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2021年、2022年披露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2023年发现问题正在加快推进整改。三是认真做好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市问题整改完成率达89.7%,剩余问题整改工作均达序时进度要求。

  (五)坚持系统观念,持续推进生态保护治理。一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4大类32个子项目全部完工。二是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露天矿山修复治理。提前完成2112.64公顷历史遗留露天矿山治理任务。三是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全年完成各类造林14.74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四是扎实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卫辉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长垣市正在申报国家级生态县。五是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排查整治突出环境问题168个、入河排污口156个,动态清零黄河“四乱”问题9个。六是开展“绿盾”行动和“2023清风行动”。坚决制止和惩处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和惩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六)强化环境风险管控,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一是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598家,整改隐患305处。排查涉危险废物企业539家次、辐射工作单位242家次,整改问题359个。二是提升环境应急处理能力。指导15个县(市、区)和602家企业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编制卫河等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处置预案。2023年8月、11月分别开展了水污染防治应急演练、辐射事故应急演习。三是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化解环境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美丽河南建设贡献新乡力量。